第117章 诡异的驿亭

不知不觉又前行了几日,两辆马车在官道上缓缓前行路过一个小镇。

韩宇为了尽快赶路,未曾停下来。

车厢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读书声,顺子在外赶车听得头昏脑涨。

这一路上,前面那辆马车里的韩宇父子五人,愣是把马车当成了学堂,一个个读得热火朝天。“少爷,趁阳光正好呢,读读书?”顺子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试探着问道。

马车轻微的颠簸让他的声音有些起伏。

“不读!”韩顺斩钉截铁地回绝,眉头微皱。

他靠在车厢壁上,目光透过车窗望向远处起伏的山峦。

前方马车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几个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偶尔夹杂着韩宇低沉的纠正声。

韩顺烦躁地揉了揉眉心。

十年寒窗苦读,若不是前年被马匹所伤,去年的初试和府试早就过了。

这会儿伤好了还过了初选,更是在他意料之中。至于府试,夫子都说了让他保持平常心,按套路来就成。

他只想趁这难得的机会,好好放松一下,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

可前方马车里的读书声却像是一根刺,不断地扎在他心上。

顺子偷偷瞄了眼韩顺的脸色,识趣地闭上嘴,专心赶车。

马蹄踏在官道上,发出规律的“哒哒”声。

道路两旁的树影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马车前行不断变换。

远处的山峦在夕阳映照下泛着金色的光晕,云霞如火如荼。

不到两刻钟,韩顺就败下阵来。他叹了口气,在顺子无奈的目光中从包袱里翻出一本书册。意外的是,读着读着,内心反而平静如水。就连颠簸的路程,似乎也变得顺畅了许多。

太阳落山前,两辆马车终于停在了一处驿亭旁。

这是一座专供朝廷官员使用的驿亭,普通商旅若想借宿,得付些银钱。前提是驿亭还有空余,且无朝廷要员入住。

柳芸将马车停稳,让四个孩子下来活动。

兄妹四人坐了一整天的马车,此时都显得疲惫不堪。

他们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不自觉地往父母身边靠。

驿亭很小,四处皆是葱郁的竹海,将本就稀薄的夕阳遮得更暗了。

一条仅容一辆马车通过的官道穿过竹林,驿站正好坐落在大道边上。

这驿站就俩破旧小木屋。大的那间是驿馆正厅,三成地方被厅堂和柜台占据,放着几件年久失修的桌椅。

剩下的地方用竹席隔开,看起来是供人歇息的大通铺。

驿馆大门敞开着,却不见一个人影。

小的那间是个半露天马棚,里面拴着一匹棕色老马,正用浑浊的眼睛打量着路边的人。

“阿娘,那马......”三郎扯了扯柳芸的衣袖,声音里带着几分惊惶。他被那马看得发怵,赶紧躲到阿爹身后。

韩宇笑着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别怕,它拴着呢,不会咬你的。”

这话反倒让三郎更害怕了,原来这马还会咬人!

他紧紧抓着阿爹的衣角,不敢再看那匹老马一眼。

“这地方......”韩顺皱着眉打量四周,“早知道在刚才那个小镇住店了。”

柳芸没有说话,她的目光在驿亭四周逡巡。

竹林深处不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夕阳的余晖透过竹叶间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阵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

柳芸的眉头微微蹙起,她总觉得这驿亭有些不对劲。

“你们在这等着。”柳芸转身回到马车旁,取下了自己的箭袋和弓,“利弟,跟我去看看。”临走前,她给大郎使了个眼色。

少年立刻会意,催促着弟弟妹妹登上马车,自己则握着腰间的匕首,警惕地注意着周围。

这份沉着冷静,与柳芸如出一辙,看得韩宇默默惊叹。

他不由得多看了大郎几眼,心想这孩子果然随了他娘亲。

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林间不时传来怪异的鸟鸣。

韩宇不自觉地往顺子身边靠了靠,目光紧紧跟随着已到驿亭门口的柳芸二人。“有人吗?”韩顺站在门口喊道,声音在空旷的驿亭里回荡。没有回应。他又提高了声音,“有没有人?!”一阵风从屋后穿过,夹杂着灰尘扑面而来。

韩顺打了个喷嚏,抬手揉了揉发痒的鼻子。

就在这时,柳芸眼神骤然一凝。她闻到了一丝血腥味,若有若无,却让她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

见韩顺要往里走,她立即伸臂拦住,“我去,你就在门外候着吧。”

“怎、怎么了?”韩宇察觉到柳芸神色不对,心里一紧。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眼马车上的孩子们。

柳芸没有解释,独自走进昏暗的驿馆。她的脚步很轻,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一进门,她就看到桌面上有一摊被匆忙擦拭过的血迹。再看驿馆内刻意整理过的摆设,这血迹显然是刚留下不久。

柳芸侧耳倾听,确定屋内无人后,顺着几滴遗落的血渍来到后门。

血迹一直延伸到门缝下,似乎还在往外渗。就在她准备推门时,马棚里的老马突然发出一声响鼻。

这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刺耳。柳芸的手停在门上,她能感觉到,门后似乎有什么在等着她。

而那匹老马的异常举动,更加证实了她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