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柳芸准备回房收拾时,韩宇的声音突然响起:“娘子要去镇上?”
他倚在门框上,目光落在柳芸怀中的木箱上,眼珠转了转:“老师馋上了集市里的佳酿,不如我陪你一起去?”说着就要往马车上凑。
那副急切的样子,显然是对木箱里的银钱起了心思。
柳芸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几分警告。
这个人,从来都不是省油的灯。
韩宇被她的眼神震慑,讪讪地退了回去:“那...路上小心。”
“好好读书,明年府试才是正经。”柳芸淡淡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严厉,“莫要整日想些歪门邪道。”
韩宇想起昨天收到的“礼物”,心中暗自腹诽。
即便有了少阳润这个靠山,可在没考取功名之前,他在这个家里依然没有话语权。
柳芸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收收心吧,最近又浮躁了。读书人要以德服人,不是靠着别人的势力横行。”
韩宇低下头,不再说话。但从他紧握的拳头可以看出,他并不服气。“阿珑,走吧。”柳芸吩咐道。阿珑挥动长鞭,牛车缓缓驶出院门。
清晨的阳光洒在路面上,带着几分暖意。送完孩子们去家塾后,柳芸让阿珑驾车前往沈氏塘。一路上,她时不时摸一下怀里的木箱,确认它还安稳地待在那里。
经过打听,他们很快找到了沈文旺家。
那是一座略显破旧的宅子,门楣上的漆已经剥落,露出斑驳的木色。柳芸站在沈氏门前,这处宅院虽不算大,但胜在地势开阔,四周都是良田沃土。
柳芸抬眼望去,成片的麦田在微风中泛起金色的波浪。
“夫人,您说的就是这里?”阿珑坐在牛车上,轻声问道。他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手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
柳芸微微颔首,抬手敲响了门环。“有人在家吗?”,木门发出沉闷的响声。
铜制的门环已经被岁月磨得发亮,叩击声在寂静的院落中格外清晰。
片刻后,一个警惕的女声响起:“谁啊?”
门内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伴随着木门吱呀的开启声,一个年轻妇人探出头来。
她穿着素净的褐色衣裙,头发简单地挽成发髻,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
见是柳芸,她眼中瞬间绽放出惊喜的光芒。“秦妹子,你怎么来了?”沈文旺娘子连忙推开门,脸上的笑容中带着几分拘谨。
“听说嫂子要卖地,特地来看看。”柳芸嘴角挂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却在沈文旺娘子略显憔悴的面容上停留了片刻。
门缝里露出一双谨慎的眼睛,打量着外面的来客。“你...不是他们派来压价的?”女声带着几分戒备。
“他们?”柳芸疑惑地看向阿珑,后者也是一脸茫然,随后对着沈文旺娘子摇头。
见状,沈文旺娘子态度才缓和了些,把门缝渐渐打开,“请进吧。”
柳芸示意阿珑在外面等候,跟着两人走进院子。
院子里种着几棵桂花树,但都疏于打理,枝叶凌乱。角落里堆着些劈好的柴火,旁边是一口已经干涸的水井。
沈文旺娘子连忙将她迎进院内,一边吩咐沏茶,一边快步去请祖母。
老太太很快被搀扶着出来,老妇人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褐色布裙,她的步履有些蹒跚,但精神还算矍铄。
见到柳芸,老太太露出慈祥的笑容:“是秦家的丫头啊,快坐,快坐。”
待坐定后,沈文旺娘子端来热茶,茶香袅袅升起。
柳芸轻轻抿了一口,开门见山道:“听说地一直卖不出去?”
提起这事,沈文旺娘子的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眼中闪过一丝黯然:“是啊,本该早就卖掉的地,现在却无人敢买。”她的声音微微发颤。
“为何?”柳芸放下茶盏,目光在婆媳二人脸上逡巡。
“自从出了那桩命案,地就成了烫手山芋。”沈文旺娘子叹了口气,眼角泛起些许湿意,“更要命的是,有人暗中作梗,但凡来看地的,都被人吓走了。”
柳芸眸光一闪:“是当铺的人?”婆媳二人对视一眼,神色都有些凝重。
院子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沈文旺老母亲颤巍巍地开口:“那些人仗势欺人,族里也不愿管这闲事。自打我那可怜的儿子走后,他们就像闻到血腥的鬣狗,整日在我们门前晃悠。”老太太说着说着,眼泪就落了下来。
“娘,”沈文旺娘子连忙安抚道,“别说了。”
柳芸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手指在茶盏边缘轻轻摩挲:“地多少钱?”
“六百两。”沈文旺娘子说完,面露难色,紧张地看着柳芸。
“成交。”简单两个字,让婆媳俩愣在原地,仿佛没听清似的。
“秦妹子,你...”沈文旺娘子还想说什么,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粗鲁的喝骂声。
“谁家的牛车,也敢停在这儿!”“滚开!再不滚,连你一起打断腿!”伴随着叫骂声,还有重物撞击的声响。
沈文旺娘子脸色骤变,手中的茶盏差点摔在地上,老太太更是吓得浑身发抖。
“砰!砰!”两声闷响过后,外面的叫嚣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几声压抑的痛呼,以及仓皇逃窜的脚步声。
柳芸神色如常,又喝了一口茶:“阿珑会处理好,咱们继续谈地的事。”她的语气平静,仿佛外面发生事情微不足道。
沈文旺娘子惊疑不定:“可是...”她的目光不安地在门口和柳芸之间来回游移。
“嫂子,”柳芸放下茶盏,目光坚定,“我既然敢来买地,自然有应对之法。现在就把合约写了吧。”
看着柳芸镇定自若的模样,沈文旺娘子心中渐渐安定下来。她让丫鬟取来笔墨纸砚,仔细地拟写买卖合约。
柳芸取出银票,一张张数给沈文旺娘子。老太太颤抖着手接过地契,眼中含着泪水。
“现在就去郡衙办手续吧,”柳芸提议,“免得夜长梦多。”。
一行人坐着牛车往镇坊去。路过田埂时,柳芸瞥见两个蜷缩在草丛中的身影,嘴角微微上扬。到了郡衙,衙役们看到柳芸的名字,态度明显恭敬了几分。
有柳芸打点,手续办理得很快。
回程时,沈文旺娘子终于忍不住问道:“秦妹子,那些人...”
“不过是些仗势欺人的宵小,”柳芸淡然道,“既然敢欺负寡母孤儿,那我也不会心慈手软。”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寒意。
牛车缓缓驶过田间小路,柳芸抱着地契匣子,站在沈氏门前。
“多谢秦妹子。”沈文旺娘子握着她的手,眼中含泪。
柳芸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嫂子不必如此。”她转身上了牛车,目光扫过远处的麦田,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从今往后,这片沃土就是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