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冀东平原的日头,毒辣辣地烤着,烤得苞米叶子都打了卷儿。小邱头顶着个破草帽,蹲在田埂上,望着这一望无际的绿,心里却像揣了个兔子,七上八下的。他那个在城里水泥厂当小工头的侄子二蛋捎信回来,说厂里效益好,让他去城里开开眼,顺便也看看有没有啥零活能干。小邱婆娘倒是挺乐意,直说:“去吧,去吧,孩子他爹,城里啥都是好的,金窝银窝挪一挪也是好的。”
小邱心里是既盼着,又有点怯。他这大半辈子,脚底下不是泥就是土,最远也就是赶集到过县城。那县城,在他眼里已经够大了,高楼、汽车,看得他眼晕。如今要去那不知比县城大了多少倍的“市”里,他心里就像压了块磨盘,沉甸甸的。
二蛋开着他那辆“突突突”响的半旧摩托车回村接他。小邱换了身上浆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婆娘给他包袱里塞了两个熟鸡蛋,几张煎饼,还有一小罐自家腌的芥菜疙瘩。临走,婆娘还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到了城里,别跟人犟,城里人精细,咱庄稼人实诚,别让人家小瞧了。”
小邱“嗯嗯”地应着,心里却想,我小邱活了快五十岁,还能让人拿捏了去?
(二)
摩托车载着小邱,一路尘土飞扬。越近城,那路越宽,房子越高,空气里那股子泥土的亲切味儿也渐渐淡了,换上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混着煤烟和各种香气的味道。小邱抓紧了二蛋的腰,两眼却不够使,东瞅瞅,西望望,心里啧啧称奇。这城里,果然是另一个天地!
到了二蛋租的小平房,放下行李,二蛋说:“叔,咱先不去厂里,我带你见识个新鲜玩意儿——超市!”
“超市?”小邱眨巴着眼,“是赶集那样的吗?卖什么的?”
二蛋嘿嘿一笑:“比赶集可洋气多了!啥都有,吃的穿的用的,都在一个大屋子里,亮堂堂的,跟画儿似的。你自己挑,挑好了到门口算账。”
小邱听得云里雾里,一个大屋子能装下那么多东西?还自己挑?这倒新鲜。
(三)
二蛋领着小邱,拐了几个弯,到了一处顶阔气的大楼跟前。那楼大得像个趴着的巨兽,明晃晃的玻璃门一开一合,自动的,人一走近,“呼啦”就张开大嘴,等人进去了,“呼啦”又合上。小邱看得眼睛都直了,他偷偷拽了拽二蛋的衣角:“二蛋,这门……它认人?”
二蛋乐了:“叔,这是感应门,高科技!”
小邱“哦”了一声,心里琢磨着这“高科技”是个啥神仙。他跟着二蛋往里走,脚下差点一滑。低头一看,乖乖,这地砖光得能照出人影儿,比他家炕席上铺的油布还亮堂。他不由得踮起了脚尖,生怕把自己那双沾了泥的解放鞋印子给落在上面。
一进门,一股凉气扑面而来,带着各种食物的香甜味儿,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干净味道。小邱打了个激灵,这屋里可真舒坦,比他家地窖还凉快!放眼望去,我的老天爷!这哪里是个屋子,简直就是个望不到边的仓库!一排排的架子,比他家房梁还高,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东西,花花绿绿的盒子,透明的袋子,亮晶晶的瓶子,在头顶上那数不清的、比太阳还晃眼的灯照耀下,闪着诱人的光。
“叔,推个车。”二蛋指了指门口一溜排开的铁丝编的小车。
小邱看着那车,下面有四个小轮子,前面一个把手,倒像个没套牲口的小犁杖。他学着别人的样子,推了一个,入手冰凉。这玩意儿倒轻巧。
(四)
他们先到了卖菜的地方。小邱是种了一辈子地的人,对这些瓜果蔬菜再熟悉不过。可到了这儿,他又傻眼了。
那些黄瓜,一根根溜光碧绿,顶花带刺,像刚从架上摘下来似的,可个头一般大小,整整齐齐码在铺了绿绒布的台子上。小邱家的黄瓜,有弯有直,有大有小,哪有这么齐整的?他凑近了闻闻,嗯,是黄瓜味儿。
“二蛋,这黄瓜……咋长这么俊?”
二蛋正拿了个塑料袋装豆角,闻言笑道:“叔,这都是大棚里精细种出来的,样子都挑过的。”
小邱点点头,又去看那西红柿,一个个也是滚圆通红,油光水滑,像姑娘的脸蛋抹了胭脂。他忍不住伸手轻轻捏了一个,哟,还挺硬实。再看那价钱牌子,上面写着“精品有机西红柿,每斤十二元八角”。
“啥?!”小邱嗓门没收住,旁边一个穿着时髦的小媳妇闻声扭过头来,皱着眉瞟了他一眼。
小邱赶紧压低声音,对二蛋说:“这一斤柿子,都快赶上咱半斤肉钱了!俺们村头老王家那柿子,熟透了掉地上都没人捡,喂猪猪都嫌酸!这城里人,吃的都是金豆子?”
二蛋咧嘴一笑:“叔,这叫‘有机’,不打农药,专门给讲究人吃的。”
小邱撇撇嘴,心里嘀咕:“俺们种地,啥时候打过那玩意儿?俺家的菜,那才叫真正的‘没鸡’(有机)呢!”他想起了自家菜园子,那水灵灵的白菜,那胖乎乎的萝卜,不用花钱,吃着也香甜。
他们又往前走,看见水箱里养着活鱼活虾。那鱼,在水里摇头摆尾,悠哉游哉;那虾,弓着腰,瞪着小眼睛,时不时还弹跳一下。小邱看得出神,他想起小时候在村边小河沟里摸鱼的乐事。
“二蛋,这鱼虾,也卖?”
“卖啊,叔,你想吃哪条,捞出来,旁边就有人给你收拾干净,回家直接下锅。”
小邱咂咂嘴:“城里人就是会享受。不像俺们,想吃鱼了,得自个儿下河捞,捞半天还不一定有指甲盖大的。”他看着一条摇头摆尾的大鲤鱼,心里痒痒的,但一看那价格,又默默地把手缩了回来。太贵了,这一条鱼,够他买好几斤棒子面了。
(五)
走过生鲜区,就到了摆满各色吃食的货架。小邱推着小车,眼睛简直不够用。
那一排排挂着的,是啥?花花绿绿的小袋子,鼓鼓囊囊的。二蛋拿了一包,撕开就吃,是薯片。小邱也尝了一片,薄薄的,脆生生的,咸滋滋带着点香,味道倒不坏。
“这叫……薯片?”小邱问。
“对,就是洋芋切片炸的。”
小邱恍然大悟:“嗨!这不就是炸洋芋蛋子嘛!俺们家也常炸,不过没这么薄,也没这么多味道。这一小包,里面也没几片,倒有一半是空气,卖这么贵!”他摇摇头,觉得城里人尽吃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又看到一排货架,上面是各种瓶瓶罐罐的酱。红的、黄的、黑的,稠的、稀的,小邱一个也不认识。他拿起一瓶,上面画着红辣椒,写着“特辣下饭酱”。他拧开盖子想闻闻,二蛋赶紧拦住:“叔,这不能随便开,开了就得买。”
“俺就闻闻味儿,不买。”小邱不解。
“超市规矩,叔。”二蛋有些无奈。
小邱只好悻悻地把盖子旋紧,放回原处。心里却老大不痛快:这城里规矩就是多,闻闻味儿都不行,比那县衙门的门槛还高!
走到卖饼干点心的地方,更是琳琅满目。方方的、圆的、带夹心的、撒芝麻的,用亮闪闪的锡纸包着,或者装在漂亮的铁盒子里。小邱想起了村里供销社卖的那种硬邦邦的老式饼干,用油纸包着,几毛钱一斤。这里的饼干,看着就金贵。
一个小姑娘,穿着红马甲,端着个盘子,上面插着牙签,牙签上穿着一小块饼干,笑眯眯地对小邱说:“大叔,尝尝我们新出的牛奶夹心饼,可好吃了!”
小邱没见过这阵仗,有点不好意思,摆摆手:“不尝,不尝。”
二蛋在旁边说:“叔,尝尝吧,免费的。”
一听免费,小邱眼睛亮了。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牙签,把那小块饼干放进嘴里。唔,甜丝丝,奶味儿挺足,确实比他吃过的饼干都好吃。他咂咂嘴,又瞅了瞅那盘子,还想再来一块,可见那小姑娘已经转向别人了,只好作罢。
(六)
转着转着,小邱内急了。他捂着肚子,小声问二蛋:“二蛋,这……茅房在哪?”
二蛋指了指远处一个挂着小人儿标志的牌子:“叔,跟我来,那叫卫生间。”
小邱跟着二蛋到了“卫生间”门口。男厕女厕分得清清楚楚。他进了男厕,乖乖,里面也是亮堂堂的,一排排白瓷的小便池,锃明瓦亮,水龙头一拧,哗哗地流出清水。墙上还挂着个带镜子的大方匣子,里面似乎有风吹出来。小邱解了手,走到水龙头前,学着别人的样子洗了手,又好奇地把手伸到那个方匣子下面。呼的一下,一股热风吹出来,把他手上的水珠都吹干了。
“嘿!这玩意儿稀奇!”小邱心里乐开了花,“比用毛巾擦手还省事儿!”他玩心大起,又把手伸过去,吹了半天,直到二蛋在外面喊他才意犹未尽地出来。
出来的时候,他看见一个穿着制服的保洁阿姨正在拖地,那拖把也怪,下面是个大海绵,拖过的地一尘不染。小邱心想,这城里的茅房,比俺们村长家的堂屋还干净!
(七)
小邱对什么都好奇。看到一个方方正正的机器,有人拿着商品在上面一照,“嘀”的一声,机器屏幕上就显示出一串数字。他拉着二蛋问:“二蛋,这是啥?照妖镜不成?”
二蛋被他逗笑了:“叔,这是验价机。你要是不知道这东西多少钱,拿过来一照就知道了。”
小邱觉得新鲜,他从货架上拿了一袋他看着眼熟的红枣,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去照。可他把红枣袋子翻来覆去,对着那红光照了半天,机器就是不响。后面排队的人有点不耐烦了。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说:“大叔,您得照那个条码。”
“条马?啥马?”小邱更糊涂了。
二蛋赶紧过来,接过红枣,找到袋子背面一排黑白相间的条条,对着红光一晃,“嘀”,屏幕上显示出:“精选和田骏枣,250克,18元。”
小邱一看价格,又咋舌:“乖乖,这点儿枣,比俺家一棵枣树结的还贵!”他把枣放了回去,嘴里念叨着,“不值,不值。”
(八)
他们逛到了日用品区。小邱看到货架上花花绿绿的毛巾,软乎乎的,颜色也鲜亮。他摸了摸,比他从家带来的那条用了好几年、已经硬得像砂纸的毛巾强太多了。他想给婆娘和闺女一人买一条。
他挑了两条,一条粉红的,一条淡蓝的,正要放进购物车,忽然瞥见了旁边货架上的一种东西——透明的塑料盒子里,装着一块块黄澄澄、方方正正的东西,闻着还有股淡淡的香味。他拿起来看看,标签上写着“进口纯天然手工皂,清洁滋养,呵护肌肤”。
“这又是啥?”小邱好奇地问。
二蛋说:“这是香皂,叔,洗脸洗澡用的,比咱家那胰子好闻。”
小邱想起了家里那块灰扑扑的、带着点碱味的胰子。这“香皂”看着就高级。他又看了看价格,“三十八元一块”。
“啥?!”小邱的嗓门又没控制住,“一块胰子……哦不,香皂,要三十八块钱?这不是抢钱吗?俺们家那一块大胰子,能用小半年,才几毛钱!”他把那香皂“啪”地一声放回货架,像是生怕沾手似的。
旁边一个打扮得很精致的女人,正伸手去拿那香皂,听到小邱的话,动作顿了一下,然后用一种带着几分轻蔑和优越感的眼神扫了小邱一眼,拿起两块香皂,扭着腰走了。
小邱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他觉得自己像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丢了人。他一个庄稼汉,哪里懂得这些城里人的金贵玩意儿。他心里有些憋闷,嘟囔道:“城里人就是钱多烧的,一块破胰子也当宝贝!”
二蛋怕他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语,赶紧拉着他往前走:“叔,咱不买那个,咱买普通的,你看这边,这香皂就便宜,两块钱一块。”
小邱瞅了瞅二蛋指的香皂,包装也挺好看,闻着也香,就是没刚才那个“进口”的派头。他心里那股劲儿还没过,闷闷地说:“不买了,家里的胰子还能用。”
(九)
购物车里渐渐装了不少东西,大多是二蛋挑的,什么挂面、火腿肠、牛奶、啤酒。小邱自己,除了那两条毛巾,啥也没拿。他觉得这里的东西都太贵,不划算。
就在他们准备去结账的时候,经过一个卖散装点心的柜台。各色饼干、糕点堆得像小山一样,香气扑鼻。小邱的目光被一种黄澄澄、圆滚滚、上面还撒着黑芝麻的小饼吸引住了。那样子,有点像他小时候姥姥做过的“油酥火烧”,只是更小巧精致些。
他忍不住凑过去,问柜台后的小姑娘:“同志,这个……咋卖?”
小姑娘挺热情:“大叔,这是新到的芝麻酥饼,十五块钱一斤。您来点儿尝尝?”
十五块一斤,倒也不算太离谱。小邱动了心,他对二蛋说:“这个瞅着不赖,买点儿尝尝。”
二蛋说:“行,叔,你看着称,我去那边拿瓶酱油。”
小邱便让小姑娘给他称一斤。小姑娘手脚麻利,很快装了一袋,放到秤上一称,说:“大叔,一斤零三两,十八块五,行吗?”
小邱说:“行。”他从口袋里摸出婆娘给他缝的钱袋,正要掏钱。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声音尖细地说:“哎,我说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啊?插队啊?”
小邱一愣,扭头看去,是一个烫着卷发、抹着红嘴唇的中年女人,正不满地瞪着他。她旁边还站着一个男人,拎着个小篮子。
小邱有些纳闷:“俺……俺没插队啊,俺先来的。”
“谁说你先来的?我们都等半天了!”那女人不依不饶,声音更大了,“乡下来的吧?懂不懂规矩啊?”
小邱脸一红,他确实是看到柜台前没人,就直接过去问了。他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也要排队,毕竟刚才买别的东西都是自己拿。他有些手足无措,争辩道:“俺瞅着没人,就过来了……”
“没人?我们不算人啊?”女人翻了个白眼,“真是的,一点素质都没有。”
小邱的犟脾气也上来了:“你这人咋说话呢?俺是不懂你们城里规矩,可你也不能血口喷人!俺就是瞅见没人!”
“你还嘴硬!”女人叉起腰,“大家看看,这人插队还有理了!”
周围的人纷纷侧目,对着小邱指指点点。小邱一张脸涨得通红,像是刚从蒸笼里出来。他活了大半辈子,最重脸面,何曾受过这样的当众羞辱?他气得嘴唇都哆嗦了,手里的钱袋也捏得紧紧的。
那柜台后的小姑娘见状,赶紧打圆场:“阿姨,大叔,都别吵了,都别吵了。阿姨,这位大叔确实是先过来的,您可能没注意到。”
“我没注意到?我眼睛又不瞎!”卷发女人不买账,反而更来劲了,“你们这超市怎么管理的?让这种没素质的人随便插队,影响我们购物心情!”
小邱气得直喘粗气,他想把那袋饼干往柜台上一摔,说“老子不买了!”,可又觉得这样太跌份。他一个庄稼汉,嘴笨,吵架吵不过这些牙尖嘴利的城里人。他感到一阵委屈和愤怒,胸口堵得慌。
(十)
就在这时,二蛋拿着酱油回来了。他一看这阵势,赶紧过来问:“叔,咋回事?”
小邱憋着气,把事情大概说了一下。
二蛋听了,眉头也皱了起来。他对那卷发女人说:“大姐,我叔刚从乡下来,可能不太懂规矩,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多担待。但他肯定不是故意插队的。”
“不懂规矩就可以乱来啊?乡下人就有理了?”卷发女人依旧不饶人,甚至把矛头指向了二蛋,“你这小伙子,怎么说话的?还护短!”
小邱见侄子也受了牵连,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猛地想起一件事,大声说:“俺没插队!俺过来的时候,你明明在……在那个卖王八的缸子跟前看王八呢!”
此言一出,空气仿佛凝固了。
那卷发女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红了,比小邱刚才的脸还红,红得像煮熟的螃蟹。她旁边的男人也露出了尴尬的神色,偷偷拉了拉她的衣角。
“你……你胡说八道什么!”卷发女人有些结巴,但底气明显不足了。
小邱却来了精神,他刚才确实看到这女人在那边的水产区,对着一个玻璃缸指指点点,那缸里养着几只鳖,也就是乡下人俗称的“王八”。他当时还多看了两眼,觉得那玩意儿长得丑,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俺没胡说!”小邱挺直了腰杆,声音也洪亮了,“俺眼神好使着呢!你就在那儿,伸着脖子瞅,还跟你旁边这男的说,‘这王八看着挺肥,不知道炖汤鲜不鲜’!俺听得真真儿的!”
这话说得有鼻子有眼,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那卷发女人的脸,已经红得快要滴出血来,她狠狠地瞪了小邱一眼,又羞又气,跺了跺脚,拉着旁边的男人,头也不回地快步走了,连原本要买的东西都不要了。
一场眼看要升级的冲突,就这样戏剧性地收场了。
柜台后的小姑娘也松了口气,对小邱笑道:“大叔,还是您记性好。来,您的饼干,十八块五。”
小邱心情一下子舒畅了许多,仿佛三伏天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他得意地瞥了一眼那女人狼狈逃窜的背影,从钱袋里数出钱递给小姑娘,接过那袋沉甸甸的芝麻酥饼,觉得这饼格外香甜。
二蛋也忍不住乐了,对小邱翘了翘大拇指:“叔,行啊你!关键时刻,还是您这脑子管用!”
小邱嘿嘿一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俺们庄稼人,就是实在,看见啥就是啥。她自个儿看王八,还不兴人说了?”他掂了掂手里的饼干,心里美滋滋的。刚才那点憋屈,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他觉得,这城里,也没啥可怕的,城里人,也并非个个都那么“精细”得不讲道理。
(十一)
结账的时候,又是一番新奇体验。收银员拿着个像小手枪似的东西,对着每件商品上的“条马”一扫,“嘀嘀”几声,旁边的屏幕上就跳出一长串数字。最后,总价出来了。二蛋从兜里掏出手机,在收银台一个方盒子上晃了一下,“嘀”的一声,钱就付了。
小邱看得目瞪口呆:“二蛋,这就……给钱了?钱呢?俺咋没看见钱?”
二蛋笑着解释:“叔,这叫手机支付,方便快捷,不用带现金。”
小邱摇摇头,啧啧称奇:“这城里玩意儿,真是神了!连钱都不用掏,就能买东西。”他摸了摸自己口袋里那个鼓鼓囊囊的钱袋,觉得有些落伍了。
出了超市,外面依旧是车水马龙。小邱手里提着给婆娘和闺女买的毛巾,还有那袋“打胜仗”得来的芝麻酥饼,心里却不像来时那么忐忑了。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巨大的、亮堂堂的超市,觉得这地方虽然怪多规矩多,东西也贵得吓人,但里面确实是个花花世界,长见识。
他对二蛋说:“二蛋啊,这超市,可真是个好地方,啥都有。就是……就是有些东西,太贵了,俺们庄稼人用不起。”
二蛋说:“叔,城里有城里的活法,乡下有乡下的舒坦。慢慢来,您以后见得多了,就习惯了。”
小邱点点头,阳光照在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刻出一道道深刻的纹路。他想起刚才那个看“王八”的女人,想起那些标着天价的“有机”菜,又想起那不用掏钱就能买东西的“手机支付”,心里五味杂陈。这城里的世界,对他来说,依旧是那么新奇,那么复杂,但也并非完全格格不入。他觉得,自己好像也在这花花绿绿的城里,留下了一点点小小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印记。
回到二蛋的小平房,小邱把那袋芝麻酥饼打开,捏了一块放进嘴里。嗯,又香又酥,带着芝麻的焦香和白糖的甜味,比他想象的还要好吃。他眯起眼睛,细细品味着,仿佛把刚才在超市里所有的见闻、所有的情绪,都一起嚼碎了,咽进了肚里,化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的滋味。
“这城里的饼干,味道还真不赖。”他含糊不清地嘟囔了一句,又伸手拿了一块。也许,这城里的生活,就像这饼干一样,初尝有些陌生,有些让人手足无措,但仔细品品,也别有一番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