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037】湾湾开售,婕伦:我觉得一直活在他的影子里
- 华娱97:从歌手开始
- 充满智慧的猫
- 2086字
- 2025-06-22 12:01:06
好嚣张!
这是周婕伦和刘庚宏对祁愿的第一印象。
但很快,他们发现祁愿有嚣张的本钱。
祁愿的运球、投篮、假动作都属于很不错的水平。
他可是中戏的公敌,大一那会儿经常跟中戏的学生打篮球,他被集火重点照顾是经常的事,他早就把技术练出来了。
祁愿快速滑步,用了几个假动作突破周婕伦刘庚宏两人的防线,来到篮筐下面纵身一跃,玩了一把帅气的扣篮。
说起来,祁愿已经很久没有扣篮了,这种久违的感觉挺好。
有些腼腆的周婕伦把祁愿干净利落的扣篮动作看在眼里,他觉得那一刻的祁愿帅的爆炸。
这不就是他幻想自己打篮球的样子吗?
“打得不错。”刘庚宏递过来一瓶新的矿泉水。
“确实蛮屌的。”周婕伦夸赞道。
“还行吧,我从小学开始打篮球,高中大学都是校篮球队的。”祁愿道了声谢,接过水喝了几大口。
“你也住这一片?留个电话吧,有机会大家一起打篮球。”刘庚宏说。
“我今天刚来湾湾,没来得及办这边的手机卡。以后吧,会有机会的,我叫祁愿。”
“刘庚宏。”
“周婕伦,你也可以叫我jay。”
在球场上聊了几句,祁愿走了。
周婕伦看着祁愿远去的方向:“庚宏,阿愿这个人蛮有意思的,他说今天才到台北,又住附近,该不会是哪家公司的艺人吧?”
一片区域有好几家唱片公司,湾湾的不少明星艺人都住在附近。
刘庚宏思索片刻:“有很大可能……嗯?婕伦,你没发现祁愿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吗?好像在哪里见过。”
两人一拍大腿,这才想起来最近几天湾湾媒体抨击的一个夜郎自大的人就叫祁愿。
“报纸上说,他的唱片在大陆卖得很好,然后放话要终结四大天王,连任贤奇都不放在眼里。和他接触,我觉得他不是那么狂妄自大的人。”周婕伦摇了摇头。
“媒体总是喜欢夸大事实,也许他不是那么说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曲解成那样。”刘庚宏身为出道多年的老人,在这方面的经验比周婕伦多很多。
虽说他这个不怎么红的艺人基本不会被媒体和狗仔搭理,但他亲眼目睹过不少混得好同行被媒体造谣。
在很多时候,能够被媒体造谣抹黑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一个不红的人,媒体都懒得搭理。
“他的唱片好像1号在湾湾这么开售吧?到时我买一张听听。”周婕伦在新闻里见过华纳的宣传,他很羡慕祁愿能出专辑。
“婕伦,不用太羡慕他,你以后会有机会出唱片的。”
“怎么可能,我唱歌不好听,宪哥说我长得也不行。”
两人边聊边回家。
刚到家洗完澡的祁愿不会想到,周婕伦和刘庚宏在他来湾湾之前就听过他的名字了,还打算1号那天买他的唱片。
……
几天时间很快过去了。
1997年结束了,1998正式到来。
祁愿离开内地短短几天,内地乐坛发生新的变化。
上个月初,刘得华发行国语专辑《爱在刻骨铭心时》。
到了月底,这张专辑进入内地迅速走红,《世界第一等》《冰雨》迅速冲上音乐榜单的前十名。
这张专辑又带动了年初那首《华国人》。
音乐榜单前十,刘得华占了三个席位。
1997年,四大天王还是非常猛的。
随着香江TVB的《天龙八部》热播,周华剑演唱的主题曲《难念的经》热度直线飙升,他的《朋友》更是夺回音乐榜单第一的位置。
短短半个月,祁愿在内地音乐榜单占据半壁江山的盛况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祁愿在榜单前十只剩下两首歌,分别是《第一次》和《因为爱所以爱》。
获知内地音乐榜单的变化,祁愿忍不住感慨,这就是华语乐坛的黄金年代,金曲跟地里的韭菜一样,一茬接着一茬。
丢失了前十的三座席位,他并没有多少伤感。
竞争激烈才有挑战,港台歌手在内地音乐榜单乱杀,他就来个极限换家。
1998年1月1日到了,他的首张同名专辑《祁愿》正式在港台地区开售。
港台地区的歌迷和歌手们做好准备迎接这场r&b盛宴了吗?
……
阿尔法公司附近的一家音像店。
刘庚宏和周婕伦下班后来到店里。
“老板,有卖祁愿的唱片吗?”
他们两个是店里的熟客了,在这家店买了不少唱片。
“有,磁带还是CD?”
“CD。”周婕伦忍痛买下一张碟片。
湾湾这边的正版碟片比内地贵一倍,换算成人民币要卖到100~120元。
付了钱,周婕伦拿上碟片说了声谢谢,跟刘庚宏一块走了。
他们还没出店门口,就听到有几个湾湾的女学生问老板有没有祁愿的唱片。
两人有些意外,看来买祁愿唱片的人不少啊,他们以为这边的媒体批评祁愿狂妄自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销量,事实证明他们是错的。
因为在那些媒体批评祁愿的同时,周剑挥和华纳也在行动,他们提前给祁愿的唱片预热。
他们把祁愿的海报贴到各大音像店的门口,利用祁愿的外貌优势精准收割年轻少女。
少女们才不会管祁愿嚣不嚣张狂不狂,只要长得帅就好了。
长得丑的人才叫狂,长得帅的人明明叫有个性好吧,祁愿就是这么一个有个性的人。
那几个女生买完磁带,又买了几张祁愿的海报。
进门的新客人又是女生,一样要买祁愿的唱片。
周婕伦和刘庚宏都有些酸了,祁愿居然这么多女粉,长得帅就是好啊。
两人回到阿尔法艺人宿舍,周婕伦叫上公司另外一个新人温蓝,三人窝在刘庚宏家一起听祁愿的碟片。
把碟片送进CD机的托盘,电视里出现画面。
专辑的第一首歌《小镇姑娘》一出,三人头皮都麻了,特别是周婕伦。
不是都说内地乐坛很落后吗?
不是都说内地歌坛流行的音乐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吗?
为什么祁愿的音乐给人一种领先湾湾乐坛的感觉?
《小镇姑娘》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星晴》《简单爱》更是让周婕伦瞳孔地震。
不知道为什么,周婕伦产生这么一种错觉,他好像活在祁愿的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