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半月在宇宙冰洋中的无声跋涉。
期间,飞船再次途经了一颗形态迥异的“活体”行星——也许是类地岩质,也许是冰冷的冰矮星——刘洋甚至懒得抬眼看屏幕。他正沉浸在一套揽雀尾、单鞭、云手的组合推演中,动作圆融流畅,筋骨在沉缓的韵律中发出微弱的鸣响,全身心地对抗着那无孔不入、足以吞噬心神的空间孤寂。狗子们则三三两两趴在地板上,厚实的胸脯随着呼吸缓慢起伏,有的在打盹,有的百无聊赖地舔着爪子,对于窗外掠过的“活星球”毫无兴趣。那颗行星孤独地出现,又无声地消失,未在任何人(或狗)心中留下波澜。麻木,成了航程的主旋律。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即将凝固成永恒时,驾驶舱内,小爱那柔和、恒定、却在此刻仿佛带着一丝不同意味的电子女声,如同冰层破裂的轻响,骤然打破了沉寂:
【警告:前方探测到高概率死亡行星目标!体积预估:远超标准类地行星。】
“死星?!”刘洋身体猛地一僵,凝滞的拳势瞬间瓦解!他甚至没有收势,整个人像被无形的力量猛推了一把,化作一道残影,几大步就跨到了主控台前!
巨大的弧形主屏幕上,一颗星球缓缓“浮现”。它的颜色是沉重压抑的红褐色,透着一股跨越时空的、极度苍凉的寂灭感。
“放大!小爱,给我拉到最大倍率!”刘洋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
【画面放大中…聚焦优化…图像解析增强…】小爱平稳回应。
屏幕上的红褐色球体疾速拉近、扩张,细节铺展开来。依旧是铺天盖地的红与褐!矮小起伏的山脉如同大地的嶙峋枯骨,蜿蜒在无边无际的风化红岩平原上。巨大的撞击坑深嵌其中,边缘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坑底堆积着厚厚的红褐色尘埃。没有水源的痕迹,没有大气折射的微光,没有生命活动的任何迹象。整个世界像是用劣质的红土捏造出来,又被扔在绝对零度的真空里烘烤、风化、最终彻底失去生机的巨大坟茔。入目之处,尽是极致的荒芜。
【即将进入最佳探测轨道。预计抵达扫描高度时间:3小时11分钟。】小爱的播报精确而冷静。
刘洋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忐忑与期盼——期盼终于要结束这该死的漂泊,忐忑又怕再次失望。他坐进舒适的舰长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目光却像被钉死一般,紧紧锁在主屏幕那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荒凉、也越来越巨大的暗红荒漠上。
时间在沉默与屏幕画面的缓慢变化中流逝。当倒计时归零的提示音响起时,
【命令执行:已抵达预定扫描高度。低轨环绕模式启动。开始全方位扫描探测!多频谱分析阵列全功率运行…】
刘洋几乎屏住了呼吸,身体微微前倾,双眼如扫描仪般一寸寸扫视着屏幕上掠过的、这颗死亡行星的地表。飞船无声地环绕着这庞大的、毫无自转的逝去巨人飞行。红褐色的岩层、风沙、巨大的坑穴…毫无新意地重复出现。死寂,是唯一的基调。
就在刘洋的神经因高度专注而开始紧绷时,一片区域的影像引起了他的注意!在靠近巨大环形山边缘的一处相对平坦的区域上,地表上……似乎有东西?
那是一片排列!排列虽然散乱,但在卫星俯拍的角度下,依然能看出一种不同于自然分布的相对规律性——仿佛是一排排……石头阵列!看规模,恐怕得有近百块参差不齐地戳在那里!
“小爱!快!把这里给我标记!标红!重点探测这片地方!”刘洋指着屏幕区域,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
【收到。区域锁定:坐标(X7R, Y9J, Z1Q)。高精度扫描启动…】
屏幕上,那堆疑似石阵的区域立刻被一个闪烁的红框精确框选出来。
飞船完成了又一周的环绕飞行。
【全方位扫描完成。分析结果如下:】
小爱柔美的声音带着确定无疑的结论响起:
状态确认:目标为死亡行星。内核活动完全终止。地核区域核心热源微弱,但检测到特殊的、高度凝缩的惰性能量晶体反应。符合系统设定的“可用星核”定义,具备开采价值!标记区域分析:目标点为一片由巨大红褐色基岩制成的石块,类似地球的石碑。行星参数:直径:约为地球的1.73倍,体积约地球12倍。密度略低。无自转。无大气层。地表温度恒定于极低温区(平均-220℃)。
【结论:任务目标达到。准备寻找安全地表着陆点!】
“YES!终于!他娘的终于找到了!”刘洋狠狠一拳头砸在自己大腿上,整个人从椅子里弹了起来,差点撞到天花板!紧绷了整整四个月的神经仿佛骤然松弛,又像被注入了强大的兴奋剂!一种难以言喻的解脱感混杂着巨大的喜悦涌遍全身。他忍不住原地蹦了几下,舱内稳如泰山的重力系统让他落地轻盈无声。“充电宝啊充电宝!你让我找得好苦!”
他扭头看向船舱里,十只长毛保镖正抬起头,被主人的异动惊动,有些茫然地看着他发疯般的举止,似乎不明白这持续的静谧为何被打破。其中体型最大的“獒一”凑过来,用湿漉漉的大鼻子拱了拱他的手。
“嘿嘿嘿,找到了!咱们的充电宝有着落了!”刘洋一把抱住獒一毛茸茸的大脑袋,使劲揉搓了几下。要不是这十头巨兽的陪伴,还有那套价值一亿美金的太极拳转移注意力,他毫不怀疑自己可能早已在四个月漫长的、孤寂冰冷的宇宙航行中憋成了精神病。
“小爱!”刘洋松开獒一,目光炯炯地盯向控制台,“目标坐标区域!给我在距离那堆……那堆‘石头阵’一百米左右找块结实地方降落!越近越好!我要好好研究研究那堆石头!”虽然小爱判定是疑似石碑,但那种奇特的排列感还是让他心头萦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好奇和狐疑。
【命令确认:开始搜索目标区域(X7R, Y9J, Z1Q)近点安全着陆区…】小爱迅速回应,【地形分析完成。坐标点西南侧约96米处,存在稳定平坦红岩基岩平台。地表坚固。选定为最佳着陆点。】
“好!就是那!降落!”刘洋坐回座位,扣好安全束缚带。
飞船调整姿态,巨大的五彩琉璃外壳缓缓下压,下方的十几根粗壮的合金缓冲支架如同钢铁巨爪般张开。接近地表时,引擎喷口无声释放出微弱的定向反冲气流,将下方厚厚的红褐色尘埃吹开,露出了黝黑坚实的基岩地面。轻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震动传来,飞船稳稳地踩在了这片沉寂了亿万年的红色岩盘之上。
舷窗外,是无边无际的红褐色岩石与尘埃。近处的地面覆盖着厚厚一层细腻的红沙,远处则是那些巨大、沉默、形态各异的天然石柱,那压抑的暗红和绝对的无声,营造出一种沉重到难以呼吸的氛围。
“小爱,”刘洋解开束缚带,走到舷窗前,望着窗外这陌生又死寂的世界,声音带着一丝期待与凝重,“这玩意儿取星核……是不是得靠飞船出马?直接伸个钻头下去施展吸星大法?”
小爱的回答打破了刘洋的幻想:
【错误。本舰为深空航行器与生存平台,无内置星核采集模块。所需执行单元:【钻星机】。】
【钻星机部署需求:地表无障碍净空间尺寸要求:宽≥2000米,长≥5000米。高度无限制。请选择周边可满足条件的区域作为部署点,并进行视觉确认。】
“钻星机?!”刘洋愕然,“这是个什么怪兽?要这么大地方?!你确定这不是造个基地?”他有些难以置信。
在屏幕显示的地表俯视图指引下,刘洋选择了距离那堆石阵约1.5公里远、靠近另一条低矮山脉旁的一片开阔平原地带。“就这里吧!离那怪石堆远点,看着碍眼。”
【部署点确认。坐标输入完成。开始释放…】
小爱回应。
刘洋将目光投向舷窗之外。就在他指定的那片广袤的红褐色平原中心,空间突然出现了诡异的扭曲!剧烈波动,一个庞大无匹的、棱角分明的物体轮廓由虚化实,如同3D打印般以惊人的速度在半空中凝结、构建!
仅仅几个呼吸间,一个巨大到超乎想象的钢铁巨构便已傲然耸立在荒原之上!
那是一个极其规则的、长方体结构的巨型设备!高耸的主体结构远超飞船的高度,目测超过三百米!通体由哑光黑与深灰的厚重合金板覆盖,表面布满了粗大的管道接口、以及令人目眩的、几何形状繁复的强化支撑结构。在绝对死寂、色调单调的猩红大地上,它就像一个横空出世、冰冷狰狞的钢铁魔城!散发着浓郁的未来工业暴力美学气息!
刘洋惊得张大了嘴,好半天才艰难地挤出声音:“我…我勒个去!小爱!你管这叫‘钻星机’?这他娘的活脱脱就是个星际堡垒!末日要塞!这玩意儿钻星球?我看它直接杵在这儿,过个几百年都能把这颗死星钻穿了!”
眼前这视觉冲击力爆表的金属怪物,彻底颠覆了他对“挖掘设备”的认知。
【纠正。该单位定义为:超重型行星地核开采平台——“深核”级钻星机(DC-E001型)。核心功能:高效钻探与物质提取。并非战斗或居住堡垒。】小爱的解释依然冷静。
【平台自检完成。能源核心上线。地壳耦合器就绪。钻探主轴准备完毕。】
【计算模型预测:该行星地质结构稳定,岩层硬度低于Ⅲ级(宇宙矿物标准)。抵达目标星核深度所需时间:约240小时(10地球日)。】
【指令确认:是否立即启动钻星程序?】
看着屏幕中那巨大平台上如同沉睡巨兽般潜伏的庞然大物,刘洋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撼。四个月的苦寻,成败在此一举。
他坐直身体,声音低沉而清晰地下达指令:
“确认指令!开始钻星!立刻!”
【指令接收确认。权限核验通过。“深核”级钻星机序列号:DC-E001,启动命令执行中…】
小爱播报完最后一句。
控制室内一片安静。刘洋透过舷窗,紧紧盯着远处那钢铁巨兽。十只长毛保镖也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围到了窗边,低着硕大的脑袋向外张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窗外的钻星机静静矗立在红岩平原上,巍然不动。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没有喷涌的烟尘,没有剧烈的地面震动。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沉默的钢铁雕塑。
“小爱……”刘洋有些按捺不住,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它……动了吗?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你确定已经开始了吗?”
【确认无误,宿主。】
小爱的声音平稳传来,
【地表作业单元为内部高维压缩空间设计,作业时能量传递与物质转移均在内部次元完成。外部可视部分仅为最终出口与能量/物质传输通道接口平台。当前钻头深度:121.4米。作业持续稳定推进中。】
刘洋:“……”
他再次望向窗外那座沉默的钢铁巨城。原来在那平静、厚重、甚至有些呆板的金属外壳之下,一场惊天动地的钻探早已在另一个维度进行得如火如荼。它的确开始了。以一种远超他理解的、静默而暴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