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企业社会责任

学术界已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公司外部制度环境、行业竞争及内部财务特征和公司治理体系均会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能力。首先,公司外部的制度环境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水平产生影响,制度环境越完善,则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具体而言,制定和出台环境保护的法规有助于抑制企业的污染排放,减少企业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行业自律规范的出台会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非政府组织(NGOs)及媒体也会作为重要的监督力量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其次,行业竞争程度也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影响,在过于激烈竞争的行业中,企业可能通过降低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解雇员工、欺骗消费者等途径谋求一线生机,进而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Schneiberg,1999);而在垄断性的行业中,由于消费者缺乏议价能力和话语权,企业并不需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信任,因而过于激烈或过少的竞争均会降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意愿。再次,公司内部财务和治理结构也会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具体而言,必要的经济能力和财务状况是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前提(Friedman,1970;Jensen,2002),财务业绩和经济状况越好的企业越有余力将闲置的资源投入社会责任活动中(Margolis & Walsh,2003;Zu & Song,2009)。同时,由于追逐利润和股东财务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最终目标,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企业会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提升财务业绩的方式和手段。此外,高管非常规变更(陈丽蓉等,2015)、机构持股和高管持股(王海妹等,2014)、政治关联(贾明和张喆,2010)等均会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