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虎门50年前的追忆

邓辉粦

1958年10月10日至1959年1月24日,正是轰轰烈烈的“大跃进”的日子,中山大学中文系全体师生,到作家陈残云挂职县委副书记的东莞县虎门公社进行劳动锻炼和教育革命。我作为“独立小队”的成员,被派往寮步公社。期间我亦曾到虎门总结休整,最后集中到虎门搞教学改革。在我的破旧的日记本中,留有虎门那段生活的记录,特采撷如下若干片断:

195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今天,我们小队同学挑着行李,由寮步步行到莞城,然后乘车来到虎门公社太平镇,参加全系同学的期中总结和休整。小队同学与班里同学分别一个多月了,见了面都十分高兴。你看那些女同学,老远就大叫起来,一跑近就拥抱,然后手拉手地跳起舞来。

晚饭非常丰盛。晚上,大队部专门花钱招待各独立小队的同学看电影《坦克部队》。

11月30日 星期日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大地一片欢腾。我们爬上海军礼堂后面的山岗,站在鸦片战争时筑起的城墙上,眺望远方。

南边,在两山之间,露出一片汪洋,那是珠江口。白雾茫茫中,依稀可以看见对岸的山影。啊,珠江,珠江上曾掀起反击英国侵略者的巨浪。一百多年前,珠江两岸筑起重重炮台,炮口对着珠江,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太平镇群山围绕,形势非常险要,昔日抗英将士在这里驻守过。现在处处草木青葱,到处有欢乐的歌声。看,度第一个休假日的公社社员正向这小小的城镇汇集,小城显得非常热闹。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上。在镇西北面是虎门公园(编者按:鸦片战争博物馆)。我们一吃完午饭就来到这里。进入公园的石门,写着“林则徐纪念碑”的建筑出现在人们眼前。我端详着建造精致的高高的纪念碑,手里拿着速写本,很想把它画下来。但我没有时间画,随即跟随大家去参观碑后面的“林则徐纪念馆”。不巧纪念馆没开门,我们只能在门外伸长脖子往里看。我看见里面挂着一幅描绘当年林则徐在海滩上销毁鸦片情景的油画。那幅画不很大,但人物众多,画得比较细致,不知出自哪位画家之手。

12月3日 星期三

大队全体师生用诗一样的语言,写了一封充满激情的信给学校党委和全校师生。信里说:“现在,在太平海军礼堂开期中总结会的四百多名师生是来自东莞各地的,他们有的来自莲花山水库(今按:当时属虎门,现属长安镇),有的来自赤岗堵河工地,有的脸上还挂着土高炉炼铁时渗出的汗珠,有的刚放下镰刀,身上还留有稻谷的芳香。他们在这里向党汇报初步的成绩和制订下一段的工作计划……”

12月5日 星期五

大队的期中总结会于前天结束。小队的同学在昨天早晨坐车回去了,我和丘祝义同学留下来在太平镇画壁画。我俩搬到海军礼堂住,吃饭则到几里外的虎门寨吃,吃完再到镇上画画。今天,负责的同志说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我们便回到寮步。

12月30日 星期二

时间过得真快,离开寮步,来到虎门金洲村已经十多天了。这些天,大家过着有规律的集体生活:早晚一起锻炼身体,白天和晚上讨论和争辩教学改革问题。

教改的第一步工作于前几天结束了。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做思想工作,就党的教育方针、劳动与业务问题进行鸣放,分小组、小队、中队讨论,最后由学校党委陈彬书记做总结报告。

转眼已到年底。在元旦,学校要搞一个大大的献礼活动。历史系提出要在各方面压倒中文系,特别提出要在诗歌创作方面超过我们。为此,我系开了个非常会议,领导提出新的指标,布置了新的任务:两天两夜每人写诗100首、散文5篇、论文1篇。消息传来,同学们的劲头都很大。我也不甘落后,从28日晚到次日下午4时,我的民歌百首便完成了。要不是被抽去大队部画画,我的散文、论文都可以完成。前天和昨天,一箱箱的诗集、论文集、诗画集和其他大“卫星”源源运回学校。几个钟头写出万首(有的达到二万首以上)诗歌,若不是参加劳动锻炼、思想解放的今天,是完全办不到的。

到大队部(红洋楼)画画的两天晚上,都是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大队部的人苦留我们在那里歇宿,但我坚持连夜走回金洲村。

1959年元旦 星期四

早晨,天空下着毛毛雨。虽然是下乡3个月来最大的雨,但连屋檐水都没有出现。

在毛毛细雨中,我们中队(年级)全体同学与部分社员在泰宇公祠门前互相握手祝贺。

昨晚,全系同学与太平海军医院的全体同志举行联欢。跳舞、玩有奖游戏,一直闹到今天。我也加入了跳集体舞的行列,和着有节奏的鼓声,口里唱着534—312—,跳了一回又一回,把太平镇闹成了欢乐的海洋。

1958年是多么不平凡的一年。钢铁元帅升了帐,粮食卫星上了天,全国各地建立了人民公社。我们带着思想、劳动两方面的丰收,迎接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到来。大家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那么激动,那么欢乐。

“党——我们的母亲,你给了我们力量,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要永远做你的忠实儿女,跟你长征……”我们中一丙班全体团员给党支部写了这么一封贺信。

早饭后,我与炽昌等同学步行到基宁,从滨沙到沙角,观看伶仃洋和海军驻地。

1月3日 星期六

今天下午,省委文教部部长杨康华同志在海军礼堂给我们作报告。他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对劳动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问题及文艺创作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学校党委书记黄焕秋同志也讲了话。

杨部长听说我系师生创作的《虎门大合唱》元旦回校演出非常出色,很希望看看,同学们也有同样的要求。于是合唱队进行了表演。演出真的很成功,歌曲水平高,唱得好,伴奏好,黄天骥老师的指挥更好。最惊人的是创作时间只有几天,排练时间只有一两天,却唱得那么熟练,真了不起!

1月7日 星期三

分专业的工作初步结束了,我们班为此举行了谈心会。很多同学都说:“我从没有经历过这样激烈的思想斗争。”盖因很多人不愿意读语言专业,我也是。

下午,系领导叶维名同志在总结报告中宣布了语言专业班的名单。被批准的同学都很高兴,很多人当场发言谈体会。我觉得自己未报名读语言专业是个错误,宣布名单时,我像芒刺在背,如坐针毡,脸上阵阵发烧。

1月14日 星期三

教学改革的第二阶段从3日开始,主要是检查老师的讲义,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我参加了批判民间文学的“阵线”。开始是看讲义。讲义是讲师谭先生编的,批判的对象也是他。到前天,工作结束。为了把辩论情况告诉大家,为了把胜利的战果向全体同学汇报,“阵线”把全部情况写成公报,于昨天下午公布出去。

今天下午,省委书记陶铸同志在海军礼堂给我们讲话。他讲话很风趣,很生动。他一共讲了五个问题,从两点一直讲到六点多,天都黑了。

1月17日 星期六

劳动了3天,在太平镇附近开渠,搞农田园林化建设。

1月20日 星期二

这是第二次到滨沙了。按照杨康华部长的指示,大队部决定:18-20日,全系同学回原来劳动的地方进行调查访问。我们小组访问了一位民兵,他讲了一个反特的故事。调查访问之余,我几次到海边(珠江口)沙滩上捡贝壳。我们的临时住地是俱乐部,有各种乐器,一有空我们就把那些锣鼓箫笛之类大吹大擂,引得附近的小孩都来看热闹。

1月22日 星期四

后天就要离开虎门了。今晚,住在金洲村的同学与社员开了个联欢会,双方互赠锦旗,共同表演节目。

1月24日 星期六

今天回到了阔别一百多天的康乐园。

记得昨天晚上,公社党委请我们吃饭。菜很丰盛,共八大盘。饭后,在太平戏院看演出。这是我们系的告别演出,内容丰富多彩,压轴节目是师生共同创作的大合唱《虎门颂》。

看完演出,又去海军医院看电影。电影特地等文艺演出结束后才开映,许多观众一直在那里等待。开映前广播说:“今晚虽然开映较迟,但意义特别重大……”

是的,在一百多天中,友谊的种子不但撒在社员中,也播在军队里。今天早晨,很多同学还乘海军的兵舰,到珠江口游了一圈呢。

(原载《虎门》报第1045期,2008年11月21日)

本文作者系梅县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广东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