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付出与回报并没有因果律

辞职回归家庭前,吴莉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她本科中文专业,毕业后从事编辑工作,为了获得职业上升机会,吴莉通过了BEC考试,拿到商务英语高级证书,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做高级文员,事业上摸爬滚打,时间金钱的转化效率超高,2014年,吴莉获得了去汉口总部上班的资格。但是,孩子却没有像她预想的那样:

“那个时候我儿子上五年级,一上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发现,其实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一些现象。一个母亲怎么可能会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期待呢,我对他的期待比如说是要他成为一个阳光、热情开朗、开心活泼的孩子,你希望一切美好的性格都在他身上,不喜欢他哭,觉得那是不成熟的表现,不许他不说话,希望能与我沟通,不允许他怎样怎样。我有很多希望也有很多不允许,所以作为一个孩子,我后来觉得这个他是没法整合这些特点的,所以他其实是在我的要求下被压抑了。他五年级进入青春期的前端了,他是想要挣脱一些,却没法表达出来,然后我发现我的期待全部变成了反面。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孩子,易怒,容易委屈地哭,很多时候不愿意和我说话。我所有要求他不应该有的缺点,他都有,而我所有期待的一面都走向了反面。我醒悟这点的时候,不是焦虑而是难过。我放弃了工作,转变了努力的方向和目的,可我努力之后的结果却不是我想要的。那要不就是我的目标错了,要不就是我的方法错了。我想我的目标没有错,每个母亲都会有这样的期待,那就是方法出错了,我就去寻找方法。”

吴莉回到家中,与孩子的关系也并没有立即缓解,她不停地看书,找方法,希望能够有一个教育孩子的完美方案。

但是,现实情况是,即使这些妈妈回到家庭,并没有百分之百把握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往往事与愿违,妈妈辞掉工作,回到家庭,全身心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吴莉辞职后,儿子从叛逆到抑郁,2016年初,医院给儿子做出了中度抑郁的诊断。有些妈妈面对自己的孩子,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和改变,“感觉始终处在一个封闭的状态,自己是孤军奋战的士兵,马上要被孩子打倒了”。吴莉无比绝望,就在这个阶段,吴莉与丈夫的关系也接近破裂,“他认为我回家了,家里所有一切都由我负责,儿子的抑郁我要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是的,作为那个胖子的吴莉跳下去了,然后呢,除了自己粉身碎骨,似乎也没有挽救到她想去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