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人的力量

在契丹的协助下建国的晋高祖,深知自己的实力,始终以恭顺的态度臣事契丹。但在他死后,其侄齐王被强硬派武将景延广推上帝位,情况便发生了变化。出于中国传统上没有臣事夷狄的道理,后晋一舍之前卑屈的态度,转而用骄横的态度对待契丹。在高祖死后,后晋对契丹的文书中不再称臣,更捕杀境内的契丹商人,没收其财货。

景延广还言语不逊地表示:“先帝为契丹所立,所以奉臣下之礼;现在的新帝是中原王朝所立之天子,没有臣事契丹之礼。”没有得到晋室新帝登基的通知,本来就恼怒的契丹太宗,听说此言更加激愤,于是决意南侵。

当初晋高祖与契丹曾约定,每年向契丹输绢三十万匹作为岁币,其时后晋没有交付,太宗以此为理由取兵伐晋,但两次都失败而还。以定策之功挟制天子、掌握权势的权臣景延广,每天都这样大发豪语:“中原军队马匹的威势,契丹皇帝已经亲眼所见。他怒则来战,我军则以十万将士横刀剑相待,足以对抗。到时候他败北而去,为天下所耻笑。”

景延广对着宰相和大将也是这等傲慢,所以为上下所厌。而契丹在得到十六州后,国力越加充实。与此相反,后晋正如所料的那样,征不上租税。景延广于是变得郁郁不得志,日夜纵酒。这时契丹国力上升,太宗第三次实施南侵。后晋的防线逐步崩溃,最终首都沦陷,天子和景延广以下的多数官员被掳到北方(946年)。朝廷瓦解,治安失控,盗贼横行。而使华北陷入大混乱的,是契丹军的掠夺和虐杀。

契丹太宗灭后晋后驻留开封,思考着如何统治华北,命令士兵自行筹备、调配粮草。士兵们于是开始抢掠,为此不惜杀戮劫财,称为“打草谷”。东西两京附近数百里内,财物畜牲被抢掠一空。之前对契丹入侵没做太多抵抗的中原人,在财产被夺、生命危险迫在眉睫之际,进行了拼死抵抗。百姓多则万人,少则千人百人,以各种方式聚众自卫,袭击契丹守备军。契丹军队则出于报复,在所过之处大行屠杀,州县沦为废墟。

古相州街道,今日的河南安阳

看到这些情况的宰相冯道,向契丹太宗请求说:“此时的百姓,即使佛陀再出也无法拯救,唯有皇帝陛下您可以救得了。”契丹人之所以没有杀尽中原人,冯道此言作用甚大。但在已投降的相州(河南安阳),契丹士兵杀尽城中男子,以妇女作为奴隶。士兵还以抛婴儿于空中,再以刃接之为乐。后来官员到相州赴任时,城中横尸十万余,幸存者不过七百余人。这样的杀戮和掠夺,在契丹军队所过之处都有发生。再温驯的人,在这样的残杀之下,也不得不奋起反抗。炎热的天气与百姓的游击战,令契丹军队北归,也让中原人恢复了自信心。中原再次统一的原动力,就从这自信心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