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的历史(六):宋之新文化
- (日)佐伯富编著
- 622字
- 2025-04-11 04:38:14
平等的国际关系的出现
之前中国北方兴起的民族,即使强大时能轻侮中原王朝,但都不能持久,没有建立过稳固的国家体制。但在辽河上游热河之地兴起的辽朝,其国家基础相当稳定,享国210余年之久,与宋有着平等的外交关系。
辽国内除了契丹人,还有很多文明程度先进的汉人。之前历史上汉人众多的边地民族所建国家,都如鲜卑族所建的北魏一样,醉心于汉文明,普遍推行汉化政策。但辽则是在各个方面都保留国粹,拒绝民族上的汉化,政治上也与宋朝对立。这个强大的辽国,对中原王朝的传统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澶渊和约成立后,契丹使者来朝
中国自秦汉以来的皇帝政治的观念是,皇帝不只统治本国人民,也可以支配广阔世界中的人类。中国不承认有与皇帝对等者,也不承认有国境的存在。隋炀帝曾向日本递送国书,以“皇帝问”开头,像这样不在皇帝上加国名的称呼方式,也能明确地表示是大隋皇帝。外国不能妄想与中原王朝有对等的外交关系,而应向中原王朝朝贡。
这种传统的思想随着澶渊和约的订立从根本上被动摇了。澶渊和约虽然是在和平的状态下订立的,对宋而言却是屈辱的。因为并不是由两国自发缔结,而是宋屈服于辽国的武力相逼,不得已承认辽国与自己对等的外交关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强大的辽呢?一言以概括,大概就是强大的民族意识的作用吧。这种民族意识受到汉文明的影响,稍微具体来说,是受到中原王朝独裁政治下的新经济政策的刺激。辽之后的西夏和金也是如此。
在澶渊和约后,两国保持和平,定期互派使节,以对等的关系礼待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