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七重云外见真性
- 404NotFound即见如来
- 老罗蜀黍
- 2156字
- 2025-04-06 16:03:02
山雾漫过青石阶时,少年第三次在观云亭前跌倒。湿透的麻布衣裹着十七岁单薄身躯,他盯着掌心被碎石划破的伤口,突然将额头抵在冰凉石板上。远处古钟嗡鸣穿透云层,惊起一群白颈山雀。
“这般狼狈模样,倒像是来拆山门的。“
苍老声音自头顶传来。少年猛然抬头,见老道正将半瓢山泉水浇在亭前野梅根处,枯枝上两点鹅黄被水珠压得摇晃。那柄缺口木瓢悬在少年眼前,水纹里映出他沾满泥渍的脸。
“您...您就是守山人?“少年胡乱抹了把脸,“他们说山上有位不用蒲团打坐的怪...老先生。“
老道盘腿坐上梅树虬根,腰间竹筒与枯枝相撞发出空响:“且说说看,这满山云雾里裹着什么要紧事?“
“我走了三十七里山路。“少年举起渗血的草鞋,“脚底水泡破了又起,背囊里的干粮五天前就吃完了。“他解开衣襟露出肩头紫红淤痕,“夜里靠着冷石头睡,今早发现被毒蚁咬了三处。“
老道忽然将木瓢掷向山涧,惊得涧底游鱼摆尾四散。“三十年前有个挑夫,每日卯时挑二十担泉水上山。“他指向云雾深处隐约可见的白墙,“有天暴雨冲断山道,他硬是扛着扁担爬过七处塌方。“
少年眼睛亮起来:“后来他悟道了?“
“当晚就死了。“老道弯腰拾起片残破蛛网,“尸首找到时,扁担还死死卡在肩骨里。你说这算通行证还是墓志铭?“
山风卷着碎雪掠过石亭。少年愣怔间,老道已用竹杖挑起他扔在石阶上的包袱,半块硬如铁石的炊饼滚落出来。
“世人总爱把苦难当通关文牒。“老道戳了戳少年膝盖处的破洞,“就像总以为把鞋底磨穿,就能走到路的尽头。却不知...“他突然用竹杖击打亭柱,百年古松震落簌簌积雪,“真正的门,向来开在没有脚印的地方。“
少年突然抓住竹杖:“可没有这些伤,怎么证明求道的决心?“
老道哈哈大笑,震得梅枝上最后一片枯叶飘落。“你且看这山。“他竹杖横扫过层峦叠嶂,“千年雪线划出的疤痕,万年地动撕开的裂谷——它们需要向谁证明自己是山?“
云雾忽然散开片刻,露出远处绝壁上倒悬的飞瀑。少年眯起眼睛,发现那百丈白练竟是从个碗口大的石缝里迸出来的。
“七年前大雪封山。“老道往少年掌心倒了把松子,“有个猎户摔断右腿爬来讨饭。我问他既知山险为何要来,他说'这痛要是忍不过,还算什么汉子'。“
“后来呢?“
“他抱着断腿在雪地里躺了三天,直到冻成冰柱子还在念叨'忍得住'。“老道突然扯开衣襟,露出胸膛狰狞的旧疤,“看见了吗?二十岁时被熊瞎子撕的。当时我觉得这道疤就是男子汉的勋章,现在...“他抓起把雪按在疤痕上,“不过是块死肉。“
少年手里的松子簌簌掉落。老道用竹杖挑起他下巴:“痛若是门槛,这世上瘸子早该成佛了。真正的槛在这儿——“杖尖突然点向他心口,“怕痛的心,比痛本身更拦路。“
日头西斜时,少年跟着老道来到后山菜畦。他望着满地歪扭的萝卜忽然发笑:“这比山下王财主家的猪圈还乱。“
“去年有个书生非要来参'农禅'。“老道蹲下扯起棵瘦巴巴的青菜,“他每天卯时就来数菜叶,说是要'格物致知'。有天暴雨冲垮篱笆,他瘫在泥里哭喊'三年功夫全完了'。“
少年盯着菜根处的蚯蚓:“后来呢?“
“我把他埋在烂菜叶下的酒挖出来喝了。“老道咂咂嘴,“结果那蠢材在酒坛里藏了本《金刚经》——说是要效仿古人'十年窖藏得真味'。“
山风卷着腐叶掠过菜畦。少年忽然发现那些歪斜的萝卜排成了北斗形状。
“执着于'崩溃'的人,就像守着碎瓦罐的乞丐。“老道突然将竹杖插入土中,“却不知真正的宝珠,早随着瓦罐碎裂滚进泥里了。“
暮鼓响起时,少年在灶房看见半幅残破的《溪山行旅图》。焦黑的卷轴边缘还留着齿痕,画面中央的瀑布却被烟灰熏出种奇异的光晕。
“五年前雷火烧了藏经阁。“老道往灶膛里添着松针,“小沙弥拼死抢出这画,自己烧成个火人。现在他每天坐在崖边看云,说终于看清画里藏着什么。“
少年凑近残卷,发现焦痕中的山水竟在微微流动。老道忽然泼了瓢冷水,蒸汽腾起时,整幅画仿佛活过来的山灵。
“世人总说大彻大悟需要契机。“老道将画轴扔进灶膛,“却不知最大的契机,往往看起来像彻底的毁灭。“
星斗满天时,少年跟着老道来到断崖边的卧云石。远处群山在月光下泛着青蓝,宛如众神遗忘在尘世的冠冕。
“十年前有个武师在此闭关。“老道抚摸着石上刀痕,“他每天用头撞石壁九十九次,说是要破'生死关'。第三年冬至,石壁上真的被他撞出个凹槽。“
少年伸手触摸那个光滑的凹陷,寒意顺着指尖窜上脊背。
“出关那日他仰天大笑,说终于练成金刚不坏。“老道突然抓起少年手腕按向石壁,“结果你猜怎么着?这凹槽是他头骨形状。“
松涛声忽然汹涌如潮。少年缩回的手悬在半空,月光下泛着青白。
“把崩溃当终点的人,就像对着镜子打架。“老道突然挥掌击向石壁,惊起夜栖的山鹰,“真正的悟啊...“碎石簌簌掉落深渊,“是镜子碎后看见的真实。“
破晓时分,少年在洗墨池边看见个疯癫画师。那人正把整摞画稿撕碎抛入池中,惊得锦鲤争相吞吐雪浪般的宣纸。
“他在找去年失手点错的梅枝。“老道不知何时出现,往池中撒了把鱼食,“却不知那滴误落的朱砂,早被游鱼衔去妆点龙门了。“
少年忽然踏进池水,捞起片浸透的画纸。朦胧水痕里,歪斜的梅枝竟在涟漪中开出了三重花。
“回吧。“老道将竹杖横在少年肩头,“记得山下裁缝铺的跛脚张——告诉他,二十年前打翻的染缸,如今该结出石榴了。“
少年转身时,山雾正从千级石阶退潮般消散。他最后望见老道站在古松下,手里握着不知从哪摘的野山桃,咬开的果肉鲜红如初升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