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空枝候蝶终成茧
- 404NotFound即见如来
- 老罗蜀黍
- 1815字
- 2025-04-06 16:32:48
青石阶上落满枯叶,老僧正弯腰清扫庭院。年轻僧人跪坐在廊下已有半日,手中经卷始终未曾翻动一页。
“师父,弟子心中长着棵倒春的桃树。“他终于开口,声音像被雨打湿的棉絮,“明知花期已过,偏要守着空枝等花开。“
老僧将竹帚倚在廊柱,枯枝般的手指抚过石灯笼斑驳的刻痕:“且去后山折段朽木来。“
弟子捧着布满虫洞的桃枝回来时,老僧正往陶罐里添新炭。火舌卷着青烟,将枝头最后一片蜷缩的黄叶熏成灰烬。
“这虫蛀的枝桠,可还开得花?“老僧将枯枝投入火塘。
“怕是...“弟子话音未落,炭火中突然爆开几点星火,惊起数只沉睡的蠹虫。那些灰白的小生灵在热浪里徒劳振翅,最终坠入猩红的余烬。
“你等的究竟是花,还是守着残枝的自己?“老僧用火钳拨开灰堆,露出半截焦黑的蝶蛹,“就像这茧中的蝶,宁可在窒息的等待里死去,也不肯挣破自缚的丝。“
暮色漫过经堂时,弟子仍盯着香炉袅袅升起的烟迹。老僧忽然将铜磬倒扣案上:“你听。“
“磬中空空。“
“再听。“
“有...风声?“
“是海。“老僧指尖轻叩磬沿,“二十年前有位渔家女日日来寺,总说听见亡夫的船笛声在铜磬里回响。“
弟子凝视着磬身鱼纹:“后来呢?“
“直到某个暴雨夜,她发现铜磬盛满的不是潮声,而是自己七年未干的泪。“老僧将铜磬翻转,积水顺着莲花纹路滴落,“等不到归舟的人,最后都成了困在滩涂的贝。“
次日暴雨,弟子随老僧巡山。行至断崖处,见百年老松被雷劈作两半,焦黑的树干间竟抽出嫩绿新芽。
“这残躯...“弟子话音未落,老僧已挥刀斩断新枝。断面渗出琥珀色的汁液,像凝固的叹息。
“它若执着于重生,便永世不得超脱。“老僧将断枝抛向云海,“你看那崖下千松,哪棵不是踏着前世的灰烬长成?“
回寺途中路过放生池,弟子突然驻足。池中锦鲤正反复撞击刻着“往生“二字的青石,鳞片剥落处泛起血丝。
“它在等什么?“
“等某个雨天,池水涨到能跃过龙门的高度。“老僧撒了把鱼食,涟漪惊散执着的影子,“却不知龙门早在三年前就被山洪冲毁。“
深夜诵经时,弟子发现经卷间夹着片风干的枫叶。叶脉间隐约可见蝇头小楷,写着“等“字。
“这是十年前一位书生留下的。“老僧将枫叶置于烛焰上方,“他每年霜降都来添一笔,直到叶面写满'等'字的那天...“
跳动的火苗吞没最后一道笔画时,窗外忽然卷进阵冷风,带着陈年的墨香。
雨季第七日,弟子在藏经阁发现褪色的祈愿带。墨迹晕染处依稀可辨:“愿君回眸,妾候三生。“
“系带之人可曾等到?“
“她等到第三世,在桥头卖茶时,终于认出转世的郎君。“老僧抚过霉斑斑的绸布,“可那书生捧着茶碗说:这味道,像极了家妻所沏。“
放灯节那晚,弟子将写满“等“字的莲灯放入溪流。老僧忽然伸杖截住灯盏,任烛火舔舐纸面。
“你看这烧穿的窟窿,像不像望夫石上的眼?“跳动的火光里,老僧的影子在石墙上摇晃,“等得太久,连等待本身都成了囚牢。“
冬至前夜,弟子病倒在禅房。朦胧间见老僧端来药碗,碗底沉着枚生锈的铃铛。
“这是?“
“某位将军夫人的遗物。“老僧轻摇铜铃,沙哑的声响惊起檐下宿鸟,“她守城三十载,至死都攥着出征时的马铃。“
汤药腾起的热气中,弟子看见无数执念化作青烟:枯等的妇人化作望夫石,守誓的书生变成抱柱的潮,待嫁的少女成了不谢的绢花。
病愈那日,弟子主动请缨清扫佛塔。在顶层暗格发现落满灰尘的妆匣,打开竟是半盒胭脂与断齿木梳。
“这...“
“塔建成那日,工匠妻子从塔顶跃下。“老僧指尖拂过斑驳栏杆,“她说要化作檐角风铃,等丈夫某日抬头时,能看见她红衣飘飘的模样。“
除夕钟声中,弟子终于跪在老僧面前:“求师父斩断这三千执丝。“
老僧却递来一柄钝刀:“你看殿前积雪。“
月光下,雪地清晰印着两行脚印:一来,一回。
“你走进寺院那日,可曾留意山门对联?“老僧突然发问。
弟子愣住。记忆里朱漆剥落的楹联上,铁划银钩写着:来时路即归处,放下时方提起。
子夜风雪骤急,藏经阁传来纸页翻动声。弟子举灯查看,只见案上摊着部无字经,页间夹着朵干枯的优昙花。
“这花...“
“百年前有位高僧坐化前,说等优昙再开便归来。“老僧将残花放在弟子掌心,“你看,连菩萨都舍不下这婆娑世界。“
惊蛰雷响那日,弟子在后山拾到破旧的纸鸢。老僧接过端详许久,突然解开系绳任其飘走。
“师父!“
“三十年前,有孩童在此等风起。“老僧望着渐远的黑点,“却不知真正的纸鸢,早在放手那刻就飞向了天空。“
清明扫塔时,弟子将妆匣供在佛前。转身见晨光穿透窗棂,无数尘埃在光柱中起舞,恍若当年跃下的红衣。
“她们等到了吗?“
“等到了。“老僧合掌微笑,“在化为尘埃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