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光栖睫上风自软
- 404NotFound即见如来
- 老罗蜀黍
- 1530字
- 2025-04-14 19:10:12
山门外第三棵老槐树开花那日,檐角铜铃突然不响了。我蹲在茶室擦青瓷盏,听见木屐踩着露水的声音由远及近,抬头便见着个穿靛蓝布衫的小伙子,肩上落满槐花瓣,手里攥着半块松烟墨。
“先生,能讨碗茶喝么?“他喉结上下滚动,脖颈泛着赶路人才有的潮红。我注意到他右手指节沾着墨渍,袖口磨损处露出靛青染过七遍的针脚——是个读书人。
茶釜里腾起蟹目泡时,他正盯着案上那盆六月雪出神。叶片上的晨露滑下来,在他手背洇开圆痕,倒像是谁用银针绣了朵半开的莲。
“这光...“他突然开口,手指悬在茶烟里,“方才从您睫毛上掉下来,落进茶汤就不见了。“
我往他面前的志野烧里注入玉露茶。二十年前也有个少年这么说,后来他成了京城最年轻的翰林画师,却在某天把御赐的紫毫笔浸在荷花缸里,说“要养尾会吐墨的锦鲤“。
茶烟在他眉骨投下淡影,我看见他瞳仁里晃着细碎的金。“像小时候娘亲拆棉被,“他忽然笑起来,虎牙尖沾着茶沫,“晒透的棉絮扑在脸上,暖得人想打喷嚏。“
窗纸突然透进一阵风,惊得茶案上的宣纸簌簌作响。那是张未完成的《溪山行旅图》,墨色在光斑里忽深忽浅,倒像画中云雾在自行流转。他袖口扫过砚台时,松烟墨混着茶香漫开,空气里浮起青灰色的雾。
“您听!“他忽然按住飘起的纸角,“光掉在竹帘上的声音,和墨滴进清水里一模一样。“
我望向廊下晃动的竹影。三十八根竹条间隙漏下的光,正把《心经》拓在青石板上。有只绿头蜻蜓停在他搁在窗棂的手背,薄翅振起的气流让“无无明尽“四个字碎成光尘。
“上月我在渡口遇见个画师。“我往他见底的茶盏续上第三道水,“他说画了二十年烟雨,直到有天发现墨里掺着月光。“
小伙子的指尖在膝头画圈,茶水映出他乱跳的眉峰。去年深秋也有这般神情的人来讨茶,说是要画尽长安落雪,最后却蹲在后山描了三个月蚂蚁搬露珠。
他突然指着茶釜惊呼:“快看!水泡破开时蹦出的光点,在墙上写了句'云在青天水在瓶'!“
蒸腾的水雾里,光斑确在土墙投下游动的字痕。有片槐花被风吹进茶室,正巧落在“天“字最后一勾,竟添了朵墨色未干的梅花。我们谁都没去拂开,任那光字驮着花影在墙上踱步。
“前日您说'观物非物'...“他忽然压低声音,喉结上的汗珠滚进衣领,“那此刻我瞧见的,是光在动,还是我的心在动?“
佛龛前的线香突然“啪“地爆出火星。供盘里的青梅裂开细纹,酸涩的香气混着墨香,在经卷上洇出淡青的雾。二十年前那个雨夜,我也这般问过师父,他往我掌心放了颗青梅,说“等核仁发芽时自会知晓“。
“去西厢房取些新炭来。“我把火箸递给他,“莫踩门槛第三块木板,底下睡着去岁埋的雪水。“
他起身时带翻了砚台,墨色泼在襦袢下摆,倒像谁用焦墨画了半幅山水。取炭的脚步声惊醒了檐下的铜铃,叮咚声里,我看见他留在青石板上的湿脚印,每个都盛着晃动的光斑。
申时的阳光斜切进茶室时,他抱着满篓银霜炭回来,发间沾着炭灰与槐花的白。“先生,我碰倒了装雪水的陶瓮。“他耳尖通红如煨熟的栗子,“但碎冰里凝着去年中秋的月亮。“
茶釜中的水恰好二沸。我拨开炭灰,看见冰碴间确有弯月牙的残影,恍如谁把银梳掰断丢进寒潭。这让我想起师弟闭关前夜,将半块铜镜沉入后山古井,说“等满月时能钓起整个长安的灯火“。
“明日随我去后山采虎耳草。“我往他掌心放了三枚青梅,“记得带上那半块松烟墨,涧水最急的潭边,有时能看见彩虹在石头上发芽。“
他退出茶室时,暮色正从窗棂第九格漫进来。我数着墙上最后三个游动的光字,第一百零八片槐花落下时,听见他在院中喃喃:“原来睫毛上栖过光的人,看万物都带着毛边儿。“
供佛的清水无风自动。裂开的青梅渗出汁水,在经卷上画着蜿蜒的溪流,松烟墨的香气却悄悄爬上佛衣,为菩萨描了道月光织就的璎珞。茶釜里未熄的炭火突然噼啪作响,爆出的火星在暮色中写就半句残偈,又被穿堂风揉碎成满室浮动的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