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云散月明山水静
- 404NotFound即见如来
- 老罗蜀黍
- 2420字
- 2025-04-17 00:10:21
晨雾未散的山道上,跫音惊醒了宿在竹叶尖的露珠。青衫少年跪坐在苔痕斑驳的石阶前,十指深深陷入道旁湿泥,脖颈间悬着的半块玉玦随急促呼吸起伏,在素色衣襟上洇开深浅水痕。
“铛——“
古刹晨钟破开雾气时,老僧正提着半旧的铜壶往石臼里添新雪。松枝燃起的青烟在他洗得发白的袈裟上缠绕,惊起两三只停驻在经幡下的山雀。
“师父。“少年嗓音沙哑如揉皱的熟宣,袖口洇着深褐茶渍,“他们说您能用三句话解世间万般执念。“
老僧将铜壶架在红泥炉上,枯枝般的手指拂去石桌积雪:“施主袖中藏着半阙残香。“
少年浑身一震,从怀中取出锦囊。素白丝绢裹着的香灰簌簌落在青石桌面,依稀能辨出曾经是莲花形状。“弟子...弟子想求个解脱。“
“且看这炉上雪。“老僧往沸腾的铜壶中投入几片陈年普洱,“去年腊月存下的梅蕊雪,经了春夏秋三季,今日化作茶汤时,可还是当初模样?“
少年盯着在沸水中舒展的茶叶:“雪水入壶,便不再是雪。“
老僧斟出两盏茶,琥珀色茶汤在白瓷碗中漾开涟漪:“施主可曾留意,方才惊飞的山雀翼尖沾着去年落的松针?“
山风掠过经幡,檐角铜铃轻响。少年望着茶汤里浮沉的自己,忽见一片竹影斜斜切碎倒影。他猛然抬头,正对上老僧含笑的双目。
“师父是说...是说...“指尖颤抖碰翻茶盏,滚烫茶汤在石桌蜿蜒成溪,“是说那些过往就像融雪烹茶,看似消散实则换了形态?“
老僧以竹帚扫去溢出的茶水:“施主且看这扫去的茶水,可曾问过茶盏是否情愿?“
少年怔怔望着水痕渗入青苔,喉间突然涌上腥甜。他慌忙用袖口掩住咳嗽,却见点点猩红绽在月白布料上,宛如雪地红梅。
“三年前弟子在山下遇见...“话未说完便被山风卷走,只剩半声呜咽卡在喉间。他颤抖着解开衣襟,露出心口狰狞伤疤,“剜心之痛尚可愈,为何...“
老僧忽然折下廊前枯枝,在积雪地面勾画起来。少年凑近细看,竟是幅未完成的山水:断崖处孤松斜出,松枝上悬着半轮残月。
“施主可愿补全此画?“
少年接过枯枝,不假思索在月轮旁添了几笔流云。正要勾勒远山时,老僧却抬袖拂去整幅画作。新雪覆住墨痕,天地复归素白。
“师父这是何意?“
“施主添云时,可曾问过孤松是否想要伴月?“老僧指向天际真正的明月,“你看那云追月逐三千里,可有一片能永驻月华?“
少年手中枯枝“咔“地折断。他想起那个雨夜,那人执伞立在朱门外说“你我终究殊途“,伞面上滚落的雨珠像极了此刻檐角坠下的冰凌。
“所以...所以那些誓言都作不得真?“
老僧从袖中取出面菱花镜递给他。少年在镜中看见自己憔悴面容,忽觉额间传来凉意——原是老僧将镜面倒转,让他看见背面斑驳的铜锈。
“二十年前老衲云游至洛阳,在当铺见过这面镜子。“老僧指尖抚过缠枝莲纹,“当时它嵌在紫檀妆台上,照着画眉的佳人。“
山风突然变得温柔,卷着几片蜡梅落在石桌。少年嗅着冷香,听见自己心跳渐渐与檐角铜铃同频。
“后来妆台朽烂,铜镜流落市井。“老僧将镜子收回袖中,“昨日扫塔的小沙弥问:师父为何留这残破物件?“
少年不自觉攥紧衣襟:“师父如何答他?“
“老衲说,你看这铜锈像不像当年螺子黛?“老僧笑着指向少年襟前血迹,“施主可觉红梅逊色于胭脂?“
少年浑身剧震。他忽然想起那人最爱在鬓边簪白山茶,而自己总偷偷将落花收进香囊。原来残香入土,亦可滋养来年春泥。
“师父!“他扑通跪倒,额角重重磕在青石上,“可弟子...弟子这里...“他捶打心口的手被老僧轻轻按住。
“随我来。“
老僧引他穿过回廊,停在后山断崖处。云海在脚下翻涌,隐约可见谷底闪着银光的溪流。少年正要开口,忽见老僧将腕间佛珠抛向深渊。
“师父!“他惊呼着扑向崖边,却见佛珠坠至半空突然散开,一百零八颗菩提子如星雨落向云海。
“三年前老衲在此处跌碎过药钵。“老僧负手而立,“施主不妨猜猜,那些碎瓷如今在何处?“
少年望着谷底闪烁的溪水:“顺流而下,入了人间?“
“昨日有樵夫来说,山脚稚童用碎瓷片在溪边摆出了北斗七星。“老僧从袖中取出片青瓷,“你听这叮咚泉响,可像当年药杵捣霜的声音?“
少年突然泪如雨下。他想起那人教他辨识星图时,曾将北斗比作舀酒的玉勺。原来所有破碎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完整,所有离别都在酝酿重逢的序章。
“师父,弟子明白了!“他对着云海大喊,回声惊起群鸟,“就像您摔碎的药钵变成了童子的星图!“
老僧笑着摇头,将最后一片瓷丢向深渊:“你且看这瓷片。“
少年瞪大眼睛,只见瓷片在阳光下划出银弧,最终消失在蒸腾的云气中。但预料中的落水声迟迟未至,唯闻山风穿过竹林,如叹如诉。
“可听见'无'的声音?“老僧拂去少年肩头落花,“当年你赠他半块玉玦时,可曾听见缘分断裂的脆响?“
少年猛地扯断颈间红绳,残缺的玉玦在掌心泛着温润的光。他忽然记起玉匠说过这是块“回魂玉“,若以心血养之,能让逝者还魂。如今想来,自己这三载春秋,不正是在用魂魄喂养执念?
“请师父...请师父处置此物。“他将玉玦捧过头顶,却迟迟未等到回应。抬头时,只见老僧握着把铁钳走向红泥炉。
“施主可愿添把火?“
少年会意,将玉玦投入炉中。火焰猛地蹿高,青烟里浮动着细碎金芒。他望着玉玦在火中渐成灰白,忽然听见极轻的“叮“声——原是嵌在玉中的金丝熔成水滴,坠入炉灰时开出朵璀璨的花。
“阿弥陀佛。“老僧用铁钳夹起金珠,“昨日典座僧还说缺个香炉塞。“
少年破涕为笑。他望着山门外蜿蜒而下的石阶,发现不知何时积雪已化,露出底下苍青的苔痕。有嫩黄野花从石缝探出头来,在风中轻轻摇曳。
“师父,这些花儿...“
“去岁隆冬,有位女施主在此处摔碎了翡翠镯子。“老僧俯身轻触花瓣,“你看这鹅黄花蕊,可像嵌在冰里的玉屑?“
少年深吸口气,清冽山风灌入肺腑,竟带着几分清甜。他忽然解下腰间玉佩,轻轻放在石阶旁的山茶树下。
“就让这玉...守着明年花开吧。“
老僧合十微笑,将最后半盏残茶泼向云海。水珠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虹光,恍惚间似有鸾鸟掠影而过。少年望着虹光消散处,终于看清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原来都不过是镜上霜、指间沙、雪里爪痕。
钟声再响时,他对着空山长揖及地。转身下山那刻,忽有山雀衔着松枝落在他方才跪坐处,枝头嫩芽新绿,宛如佛陀指尖拈着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