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檐下听雨问执著
- 404NotFound即见如来
- 老罗蜀黍
- 1379字
- 2025-04-21 23:28:07
暮春的雨丝织成青灰色帘幕,檐角铜铃在潮湿的风里摇晃。青年跪坐在竹席边缘,肩头落着三日前就沾上的海棠花瓣,面前的茶汤早已凉透。
“师父,弟子仍想不明白。“他攥紧膝头僧袍,“那年城隍庙会上,她将最后一枚铜钱塞进我化缘的钵盂。灯火映着她的眼睛,像是...“
“像是琉璃盏里盛着两汪山泉水。“老僧接话时并未抬头,手中木槌轻敲香炉。炉灰簌簌落在青瓷盘中,堆出座小小的须弥山。
青年猛地直起脊背:“您记得!您分明都记得!“
“老衲记得那日你回来时,僧鞋沾着八种颜色的彩纸屑。“老僧用银匙拨开香灰,“你说要还俗,要下山寻那双眼睛的主人。“
雨声忽然大了起来。廊下积水泛起细密的涟漪,倒映着青年发红的眼眶:“可弟子寻了整整三年。从临安府找到泉州港,连她鬓角戴的玉簪花样都画了百张...“
“施主。“老僧突然换了称呼。青年浑身一震,指甲陷进掌心。“你可知这檐上雨,要往何处去?“
青年怔怔望向雨帘:“自是汇入溪流,归于江海。“
“那落在荷叶上的雨珠呢?“老僧用茶筅搅动冷茶,“在叶心打着转儿,以为能与青莲相伴终生。“
廊外传来“嗒“的一声轻响。某片承不住雨水的竹叶突然倾倒,积蓄的水珠尽数坠入泥中。
“可它分明在叶上停留过!“青年声音发颤,“那片刻清凉,那映着月色的...“
“所以它摔碎时才会疼。“老僧将冷茶泼向院中石灯,“你看那石龛里的积水,昨日落的雨与今朝的雨,可还分得清彼此?“
青年忽然剧烈咳嗽起来。他僧袍下露出半截褪色的红绳,绳结处缠着根女子用的玳瑁梳齿。老僧闭目叹息,从袖中取出个油纸包。
“四十年前,有位施主在藏经阁前跪了七天七夜。“他展开纸包,露出半块风化的桂花糕,“求老衲为他妻子招魂。“
雨幕中浮现出当年的景象。锦衣商人抱着襁褓,襁褓里裹着个青瓷骨灰坛。他的眼睛比此刻的青年更红,像是把余生所有的泪都熬成了血。
“他说夫人最爱虎跑泉的桂花糕,说要带她看钱塘江的秋潮。“老僧将糕点碾成碎末,撒入香炉,“老衲问他,若此刻江潮漫过堤岸,他是先救怀中骨灰,还是先救背上幼子?“
香灰堆轰然倒塌。青年看见无数光粒在雨雾中升起,恍若当年庙会的万家灯火。
“后来呢?“他无意识揪断了红绳。
“他在雷峰塔下开了间茶肆,去年重阳还托人送来新制的龙井。“老僧拨亮油灯,“施主可知,为何寺里从不供奉长明灯?“
青年摇头时,有冰凉的水珠坠入后颈。他这才发觉自己早已离开檐下,半边身子浸在雨中。
“因为执念燃起的火,烧的是自己的灯芯。“老僧将灯罩取下,由着夜风吞没颤动的火苗,“你看这光,拼命想留在罩壁上,倒把自个儿耗成了青烟。“
远处传来悠长的打更声。青年望着掌心断成两截的红绳,忽然发现那根梳齿不知何时已化作齑粉。细雨将残渣冲成蜿蜒的细线,顺着石板缝隙流向竹林深处。
“师父,那商人的妻子...可曾真的回来过?“
老僧用铜针挑着灯芯:“昨日扫落叶的小沙弥,额间有颗与那妇人一样的朱砂痣。“
青年突然笑出声来。笑声惊起竹梢栖鸟,振翅声搅碎满院雨幕。他弯腰拾起凉透的茶盏,将残茶泼向那尊沉默的石灯。
“原来石龛积水映出的,从来都是天上的月。“
雨不知何时停了。积云裂开处漏下月光,照见青年腕间新鲜的红痕——不是绳印,是方才扶竹枝时蹭上的朱砂漆。廊角那株垂死的海棠,竟在夜雨中爆出三两点新蕊。
“明日该翻整菜园了。“老僧忽然说,“去年种的萝卜,把地里的养分都吸尽了。“
青年合十行礼,僧袍下摆扫过湿润的青苔。他最后望了眼石灯上晃动的月光,转身时再未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