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准备出行

  • 兼程1995
  • 绒羽客
  • 4127字
  • 2025-04-20 13:11:59

颜辉当然没想到老郭居然这么认真,别的事情什么都不顾了。二人回到老郭家的店,发现老郭他爸不在,就立刻给他爸发传呼。

不到20分钟,老郭的父亲就回来了。

“郭叔好,”颜辉也见过很多次老郭他爹了,主动打了个招呼。

“急着找我什么事?”郭叔有些纳闷。

“爸,你看这个,这个雕工怎么样?”老郭献宝似的把雕塑递给了父亲。

郭叔自然是识货的,拿过来一看,仔细摸了摸,表情很快就凝重了起来:“这个雕刻师傅是谁?你从哪里买到的?”

“这是老颜之前去林场的时候,遇到的一个老师傅雕刻的,据说这个人特别喜欢雕刻木头,店里有很多。”老郭解释道。

“林场在哪?这个人必须请过来!”

“爸,我跟颜辉说了,要是能把这个人请过来,我给颜辉3000块钱的感谢费。”老郭说道。

“3000?”郭父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大方,但是他仔细地把玩、抚摸着木雕的纹理,想了想,“这个人挖过来,花一万块钱也值。工钱我能开到一个月2000。”

“那行,爸,这个事交给我了,我想办法把人给你请过来。”老郭拍拍胸脯说道。

“你?”郭父有些疑惑,“咱们现在缺好师傅,你去能谈成吗?”

“我带上老颜不就行了?要不然凭啥给他感谢费?我听老颜的意思,这个人还有点古板,而且还觉得他对不起老颜,”说着,老郭看向颜辉,“老颜,你给我爸讲讲这个人的来龙去脉。”

“嗯。”颜辉又给郭父讲了一遍。

这个人确实热爱木雕,但是他并不愿意以此来牟利,当时颜辉想买他都不卖。也就是因为知道之前曾经被迫对不起颜辉,这才愿意出手。

这种人如果让老郭这样的陌生人去谈,人家是肯定不愿意跟着走的。

“而且,从林场挖人,还得让老颜找他叔,麻烦他叔给林场的场长先打个电话,不然直接挖人也是得罪人啊。”老郭再次解释道。

“行,那你这么说,就稳妥了。”郭父点了点头,从手提包里拿出来2000块钱,“你这两天,带上小颜,你俩租辆出租车去一趟。”

“没问题!”老郭开心地接过了钱,头也不回地拉着颜辉就跑了。

出了门,颜辉这才缓过神来:“老郭,我发现你商人那套东西,一套一套的,我都没你厉害。”

“哪有,我现在根本挣不到钱,我什么资源都没有,资源都是我爸的。终于有一个事情能我来干了,这个事一定要办好。”老郭说得很肯定。

“那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我叔?”

“嗯。我去找他做生意,这个钱,要分给你叔的。”老郭认真地说道。

“给他多少?”

“200块钱。”

“啊?这么少?”颜辉还以为四叔的身价那么高,老郭出手会很阔绰。

“咱们要挖的人,在林场其实就是个边缘小人物,没啥用,你四叔只是打个招呼问问,不用消耗人情的。这个事里面,最难的是说服这个人,这个得靠你,所以你最重要。”

老郭的安排无疑给颜辉上了一课,颜辉听完只是点了点头:“这个事我只能说尽力而为,谈不妥我也没有办法。”

“我相信你。”

说着话,二人到了四叔这里,四叔不在,只有四婶在。

“有啥急事吗?”四婶问道。

“有点小事想找叔帮忙,”老郭主动接过了话,“让他帮忙联系个人,我爸说给200块钱电话费。”

说着,老郭直接拿出来200块钱。

“啥电话费这么贵?”四婶有些狐疑。

“这个等颜叔回来就知道了。”

“那行,我给他打电话。”四婶立刻走到了电话旁边。

因为现在市场比较闲,四叔这个时间一般都准备出去应酬了,这会儿还没走,接到电话很快就开车过来了。

捷达停在门口,四叔一进来就问道:“啥电话200块钱啊?”

这个就不用老郭解释了,颜辉主动说道:“叔,我之前去的林场,有个看商店的人,木雕手艺很好,我送颜艳的平安扣就是他雕的。老郭他们家想把这个人请过来,想让您打电话问问李场长这种事情合适不合适,要是李场长拒绝,我们就不去了。”

“就这个事?”四叔有些疑惑,“这不是顺手的事情?”

“不一样的叔,”老郭说着,就直接把200块钱递给了四婶,“这个事虽然说不用您消耗什么人情,但是李场长多少还要照顾您面子,要我说,我占您便宜了。”

“小伙子会说话,”四婶也听明白了,连忙把200块钱塞进兜里。

四婶这一收钱,四叔也只能找出电话本,给李场长打了个电话。

山上的木帮已经要上山了,李场长自然在林场,很快接通了电话。

对于李场长来说,林场是不缺人的,甚至多一个缺更好,他能多安排点自己人,很快就表示只要这个人愿意走他没意见。

电话很简单,但是没这个电话不行。老郭感谢了一番四叔,然后和颜辉一起离开了。

“二哥那边,你现在想请假是不是挺简单的?”老郭问道。

“嗯,随时能请,现在人多车少。”

“那行,今天晚上咱们去找个面包车,明天一早咱就出发,争取后天就能回来。”

“好。”颜辉也不是个墨迹的人。

“那走,吃饭去,吃点好的。”

“行,吃大米饭。”

“好。”

二人决定好吃的东西,就一起去了东门那边。

走了一段路,老郭问起了颜辉:“我发现你四叔对你不算特别好。”

“这话怎么说?”颜辉以为老郭说的是收钱的事情。

“我很少听你提他,你看我,张口闭口都是我爸。而且你来这边,你也没跟着你叔干。”老郭说道,“以前我怕说这个你不高兴,今天碰到你叔,感觉...反正感觉一般。”

“正常,他也有儿子,你爸要是带个侄子,肯定也不如对你这样。”颜辉倒是觉得正常。

但实际上,真正的心里话,他一直没有和任何人说。如果颜辉他爸,是大伯的话,四叔对自己肯定比现在好十倍。

“倒也是,不过你做事比我稳,而且能吃苦、又认真,以后不靠他一样能行。”老郭指了指自己,“我也就有点小聪明。”

“你那可不是小聪明。”颜辉摇了摇头。

二人边走边商议明天的事情,因为要去的地方很远,实际上他俩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所以颜辉还是有点压力。

好在颜辉清楚那个小镇到林场的路,不然根本就去不了,这个年头可没有导航,什么都只能靠地图。

“得买一份东三省的地图,咱们跨省了,”走在路上,颜辉想到了这个。

“啊?跨省了?白山不是辽省的?”老郭有些懵比,居然这么远?

“嗯,不是,是隔壁省的,开车过去,到林场要大概7个小时。”颜辉点了点头,“这还是熟悉路况的情况,而且开的是轿车。要是开面包车,而且路况又不熟悉,估计得八九个小时。”

“啊,你怎么不早说!”老郭有些无奈。

“我以为你知道啊,我不是说了白山?”颜辉突然又觉得这小子不靠谱了。

“问题是我不知道...”

“那怎么办?你是觉得咱俩去不安全还是?”

“我是觉得找我爸要2000块钱有点少啊...”老郭有些头疼了。

“要是只租车和司机,一天估计得150块钱到200块钱,去一趟就算600公里,来回1200公里,面包车100公里算8升油,就说大概...100升左右,一升油差不多两块钱,油钱200,如果我们两天内能搞定,路上的费用大概600,然后再加上吃饭住宿,800块钱也够了。哦对了,还有高速费,这个应该也不会很多,”颜辉算了算,“你爸给2000块钱,说明你爸知道白山在哪,就你不知道。”

“你这口算可以啊!”老郭有点惊讶,“要这么说是够了,就算是花的多点,也能剩1000块钱。那我们去林场,要不要带点啥?总不能空手去吧?”

说着话,二人买的大米饭已经吃了一半了。

颜辉也不知道应该带点啥,想了想:“人家开小卖部的,能缺啥?要我说你带一块红木去吧,就算是谈不成,也送他一块木头。这样说不定下回就能谈成了。”

“好主意!”老郭立刻觉得有道理,“这主意太好了!”

“啊?不至于吧。”

“你不懂!送别的,我得从2000块钱里面出钱买!送红木我找店里要就是了!”老郭太开心了。

“也是,那说好了,路上所有花销我一概不管。”

“那肯定的,穷家富路,路上顿顿吃肉。”老郭这种时候舍得花钱。

“那行。”颜辉点了点头。

“不过,”老郭想了想,“还是太远了,一会儿吃完饭,我去问问老吴老宋他们俩有没有空,有空的话,一起去,人多也安全一点。说白了,面包车上山的时候打滑,还多几个人推车。”

“嗯,这个考虑比较周到。”

两个少年,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敲定了计划。

吃完饭,二人先去买了一张地图,然后由颜辉拿了回去。

颜辉今晚负责规划路线,而老郭则去找老吴、老宋二人商议此事。除此之外,老吴还得准备出行的物资。

至于租赁车子,这个倒也不难,明天早上去市场门口找就行了,现在属于淡季,车子很好租,只是价格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颜辉研究地图的时候,心情是很不错的。

由他来规划路线,就好像规划一次大事一样。这种事对四叔来说是小事,对颜辉来说可不简单。颜辉一开始还考虑要不要找山哥帮忙,如果山哥在那事情直接简单了。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自己一共最多只有1000块钱的收益,找了山哥起码要分出去大半。

因为是东三省地图,从地图上看不到一些乡间小路,能画出来的都是高速、国道和县道,所以规划起来倒也不难,颜辉选择了一条最优路线,还在本子上记了下来。

收拾好东西,颜辉准备休息了。

他有个秘密,他谁也没说,那就是他现在身上的现金已经达到了9700块钱。越是接近一万,颜辉越舍不得花。

在过去的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颜辉身体都快累垮了,全靠“年轻”二字撑着,从二哥这里拿到了3000块钱左右,和宋致远一起赚到了1000块钱左右,两个月的花销却只有300块钱。

实际上他很照顾宋致远,由于宋致远已经可以独立搞定一些简单的客户,这部分人的钱颜辉一分钱都没要。也就是说,宋致远这两个月赚了也有1000块以上,毕竟这段时间颜辉太忙了,没空去对接所有客户。

这所有的钱,颜辉都缝在了衣服里。已经入冬了,颜辉的身上的衣服很厚,他把钱缝在了6个地方,保守估计还能再缝一万。

等这趟从林场回来,颜辉身上的资金就超过1万了,而且会高达10700,到时候颜辉估计就会稍微敢花钱一点。

颜辉都躺下了,老郭来敲门,他起身打开门,发现外面有三个人,老郭老吴和老宋。

屋里虽然没有炉子,但也比外面吹冷风强,颜辉把三个人请进了屋,谁也没脱外套。

“这大冷天,你这屋也不点个炉子?”老宋蹦了蹦,搓了搓手。

这个彩钢房并不高,也就是老宋个子矮可以随便蹦,这要是大凯进来,轻轻一跳就得撞头。

“等这趟出去回来,我看看弄一个,”颜辉有些无奈,“不过这个屋子太小了,我要是搁炉子,估计你们再来都没地方落脚。”

“坐你床上呗,把外套一脱就行了。挤一挤挤一挤。”老宋嘿嘿地笑道。

“行,等回来我看看。”颜辉点了点头,他要是有10700块钱,他也应该搞个炉子了,毕竟搞起来也就不到100块。

“你弄个小矮炉就行,不占地方,不过那个你晚上肯定得起来填木头,要是等火灭了再填,就头疼了。要不你就买点煤,那个蜂窝煤能烧六七个钟头。”老吴扶了一下眼镜。

“煤还是算了,那个不安全...”颜辉对宋致远的家事是了解的,他不懂煤炉,他可不敢用。

但实际上,就他这个破屋子的漏风程度,想一氧化碳中毒还比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