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回家

杨源自认也不是一个清高的人,更算不上正人君子。他对自己唯一的评价就是个普通人。

出生普通,长相普通,有喜好也有厌恶,比一些人强,但也比一些人弱,算不上绝顶聪明但也不笨,没有那么善良也说不上十恶不赦。

这白花花的银子摆在眼前,不要才是傻子。

陈杞还给杨源配了三辆马车,几十匹马,还有几十个属下,另外再加两套华贵的衣服。

不过,这些东西都被杨源一一拒绝了。他让陈杞准备了一辆普通的马车,将三箱银子都放在马车中,自己驾车即可。

临走前,一众山门高层都来山门大殿送行。

徐锡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挥挥手,让他趁着天色还早快些上路。

洪仁宇难得正经,多叮嘱了几句。

“师侄,你能有人引荐进入仙门自然是好事一桩。但是仙门不比山门,修士也不比凡人。他们自认为距离飞升成仙不过一步之遥,便自诩仙家,对凡人多有傲慢无礼之姿。但是在争夺灵脉、法器、丹药等时,又极尽丑态,心术算计比恶人更甚。你务必当心。

“不过,也并非所有仙门都是如此。相比仙门大宗,那些小宗却是一股清流。没有资源,也抢不到资源,仙门内的修士更多的是按照自己所想修仙练道,比起大宗要有人情味多了。师侄若是有缘,可以找小宗先行修炼,等到实力强大了,再加入大宗。”

“师侄谨遵教诲。”杨源恭敬道。

徐锡麟叹道:“师兄说得不错,我们生活的俗世没有那么好,但其实也没有那么坏。有恶意也有良善,有冷漠也有温情。

“你去仙门就会发现,大部分的修士并非如此,得道成仙,长生不死,多大的诱惑!资源的争夺,自然也是以一方身死道消才为结束。所以多数时候都得靠自己小心。

“为师一直以来都教导你能斩断尘缘,为的就是希望你能不被情事所扰,能在仙门立足。但说实话,为师也不知道这样到底是对是错。这些都只能靠你自己去仙门历练过才知道了。”

杨源笑道:“弟子修仙至今,纵然无长生之术,但有求生之法。实在不行,靠着叠影步法跑回来就是。”

“嘿嘿,师侄筑基大成,叠影步法必然如火纯青。”

萧喆、陆正阳二人很是不舍,但是杨源并没有说要带他二人一起去,于是也就闭口不提。

送行千里,终有一别。

杨源挥挥手,让他们都回去吧,转身上马,驾着马车匆匆下山了。

后来徐锡麟等人进去赤霞洞的时候发现,杨源将藏经阁搜刮来的仙家典籍,一本不少地留了下来。

桌上还有上百瓶仙丹,都是他闲暇时候炼制的,每个小瓶子上都贴着字条,注明了用途。

……

山道上。

杨源驾着马车一路向西,偶尔回过身看一眼那个即将隐入山林的山门,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他本想带着萧喆、陆正阳二人一起去,但是仙门和山门已经二十多年未有联系,对俗世的修仙者是何态度,谁也不知道。贸然带着他们西行,也许会害了他们。

还是等后面站稳脚跟,若是有机缘,再来带他们同行。

去往禹州城门的路上,杨源稍作停留,瞥了眼远处的神风堂,然后毫不犹豫地驾着马车出城。

“杨兄既要入仙门,又何必再回去探亲呢?思念一起,徒增烦恼。”甄莫寒的声音从摄魂球内传来。

“那甄兄又是为何从仙界跑来俗世呢?不就是因为俗世的人有情有义,有血有肉,和仙界冷冰冰的修士不一样吗?”

甄莫寒苦笑道:“可我最后不也又回去了吗?也许……我本就不是这里的人啊。”

“对了,甄兄。你我相识十年,你还从未说起过自己到底是何身份?”

“这个嘛……”甄莫寒欲言又止。

杨源笑道:“既然甄兄不方便回答,那就不说了。你我相处日久,我知道甄兄不是歹人。”

“哈哈哈!在下的命都攥在你手中,就算有歹意也不能表现出来啊!杨兄,尊师的担心不无道理啊。你自以为小心谨慎,冷硬心肠,其实还是挺善良的。”

被甄莫寒这么一说,杨源总感觉被人调侃了似的,他心里暗道:“你这张大嘴巴,又比我好得了多少呢。”

走了没多久,不远处锣鼓喧天,杨源坐在马背上眺望,只见一队人敲锣打鼓地走来。

看他们的穿的那身衣服,和釜阳县衙差的制服很是相似。

稍作停留,队中一人策马而来,远远看去很是熟悉。杨源掌心藏起一簇火苗,定睛细看,发现来人竟是赵子良。

“杨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赵子良还是那副猥琐的模样,但春风得意,精气神较以往要好得多。

“这不是赵大哥吗?”杨源暗自纳闷,他明明没有通知赵子良,怎么人就来了。

见杨源面有困惑,赵子良笑道:“杨兄勿疑,在下在神武门也是有熟人的。听说杨兄出关回乡,马上赶来杨家桥和杨兄汇合。”

杨源稍微一想,就大致猜到了情况。

“是正阳和你说的吧?当初我让他帮忙找寻家人,他这个禹州陆家应该找过你帮忙吧?”

“哎呀!真不愧是杨兄!”赵子良立刻把陆正阳给卖了,“杨兄心细如发,任何事都瞒不过你啊!”

杨源略感无奈,笑问:“赵大哥这次找我,不知有何贵干?”

“自然是为了这个。”

说着往身后一指,二人抬着一块“忠勇”牌匾走在中间,两旁各是三名衙差,后面则跟着一支乐队。

等几人走近,杨源清晰瞧见那黑檀匾额还錾着“屠魔八百里,斩首数千级”的朱砂铭文,落款是禹州府。

杨源眼角一抽,某些回忆很快就涌上心头。

“这该不会是……”

“啊~杨兄好记性啊!不错,这正是当年县令大人给杨兄申请的功勋匾。”

“难不成这匾申请了十年才下来吗?”杨源困惑不已。同时又诧异那董县令还真帮他去申请了功勋,看来老董也不是只会动动嘴皮子的那种官。

“实不相瞒啊,申请这玩意费神得很。我们得拟好文稿上禀禹州府,禹州府又得拟文上禀朝廷。这一层层上去,哪个地方卡壳了,这一拖就是几年。等上面同意了,再一层层下发,又得几年。所以时至今日,此匾才到我们手中。”

赵子良说得一脸苦相,似乎为杨源申请这个功勋花了他半条老命。

“头儿,这匾不是在你家挂了十年吗?”

赵子良一刀鞘砸在了那衙差脑袋上:“喝呀!叫你乱讲话!”

“行了。”杨源看着那块匾上的铭文,实在有些无语,“把牌匾给我吧,我带着一起走。”

赵子良笑道:“杨兄,还是你在前面开道。我们几人护着牌匾在后。这么多年,你也不想给你们老杨家长长脸吗?”

杨源思索了会,还是答应了。日后去了仙门,这种机会恐怕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