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什么是核酸?什么是嘌呤?它们与尿酸有何关系?

患者咨询:

我前些日子在体检中查出血尿酸高,虽然现在没有什么症状,但医生建议我少吃一些海鲜、大鱼大肉等,说那些食物含的核酸、嘌呤高。请问专家:什么是核酸?什么是嘌呤?它们与尿酸有何关系?

专家回复:

核酸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它包括去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DNA含量较RNA多,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RNA含量较少,主要存在于细胞浆内。核酸在酶的作用下,核酸中连接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水解断裂产生低级多核苷酸和单核苷酸。各种单核苷酸受细胞内磷酸单脂酶水解成为核苷与磷酸。核苷的进一步分解过程及其产物在各种动物体内略有不同,但是一般都要经过核苷磷酸化酶的反应生成嘌呤碱(腺嘌呤、鸟嘌呤、嘌呤和次黄嘌呤等)与嘧啶碱以及戊糖。

嘌呤是核酸(DNA和RNA)分解代谢后的产物,它主要包括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等。其中以腺嘌呤和鸟嘌呤为主。嘌呤主要来自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腺嘌呤的分解首先是在各种脱氨酶的作用下水解脱去氨基,使腺嘌呤转化成次黄嘌呤,次黄嘌呤可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黄嘌呤。鸟嘌呤的分解在各种脱氨酶的作用下水解脱去氨基,转化成黄嘌呤。黄嘌呤可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这就是说这些东西最终都会形成尿酸。

我们在临床上建议无论是高尿酸血症还是痛风的患者都要严格控制饮食,包括一些海鲜、鱼肉、啤酒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富含核酸以及嘌呤的食物。痛风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医生都会告诫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尤其是高嘌呤的海鲜、鱼肉等等,这是因为痛风的主要发病原因就是血尿酸的增高,而且尿酸又是人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人体内的尿酸平均含量是1 200mg,每人每天可产生并排出尿酸750mg,主要由肠道和肾脏排出。而大部分的痛风患者的发病机制是肾小管分泌下降,或是重吸收率升高,也就是尿酸的排泄减少或是生成增多。如果嘌呤摄入过高,可使血尿酸浓度升高,就像是一杯水里放了太多的盐一样,就会形成结晶,沉积在身体各个部位,这种结晶体会引起组织的病变和疼痛,特别是沉积在关节所属组织中的时候就会引起剧烈疼痛,这时候就叫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