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营养包汶川地震灾区营养干预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灾后物资短缺,灾区的婴幼儿喂养遇到了很多困难,营养难以得到保障,当地婴幼儿出现了普遍性急性营养不良,儿童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灾后4个月,四川省理县的监测数据显示,18~24个月婴幼儿生长迟缓率为15.7%,贫血率高达78.8%,明显高于2005年全国农村的平均值。此时儿童如果营养不能及时补充,不仅近期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还会造成后期生长认知能力的缺损、工作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低下,增加成年后慢性病的患病风险;而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会影响终身健康。震后4个月,营养包在四川省理县、北川县应用于6~24月龄婴幼儿进行营养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理县营养包项目开展3个月后,婴幼儿贫血率在原基础上下降38%。为使更多的灾区婴幼儿营养得到改善,在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领导下,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负责实施的“汶川地震灾区婴幼儿营养改善项目”2010年4月启动,通过营养包对四川省青川县、理县、茂县、汶川县、彭州市,甘肃省文县、康县,陕西省宁强县等8个县所在地区的6~24月龄婴幼儿进行营养干预,为更多婴幼儿提供营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