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关于400位上医人西迁重庆的故事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习近平

他们从岁月长河中走来,又向历史更深处走去。他们的声音在天地间回响,他们的故事成为历史的印记。颜福庆、陈同生、钱惪、左景鉴、石美森……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在重庆医科大学时间的长廊里熠熠生辉,指引着代代重医人前进的方向。在重医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又有多少动人心魄的传奇?谁曾在此默默耕耘、奉献青春年华?谁又曾在此兀兀穷年、甘洒一腔热血?

故事从60多年前展开……

那是1955年的4月下旬,一位来自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工作人员,带着卫生部、高等教育部的介绍信,由北京辗转抵达重庆。此前,他已在船上度过了漫长的行程。4月21日,他向上海第一医学院发出了一封50余字的电报,从此拉开了筹建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的大幕。电文如下:

颜(福庆)、黄(家驷)院长:

我已抵渝,王(耕野)等请即来建院委会,经与市委商谈,要渝副市长陈筹同志参加,故应将陈报为主任之一。这里各方大力支持,工作很顺利。

刘海旺 四月廿一日

刘海旺发回上海的第一封电报

这封仅50余字的电报,此刻正静静躺在重庆医科大学的陈列馆中(原件藏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发报人刘海旺,时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总务长。此时的他也许还无法想象,短短一年后,他将与数百名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后来者一起,在西南大地上见证一所高等医科学府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