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

儿童型弥漫性胶质瘤虽然在组织学形态上与成人型有相似之处,但其发病部位和分子病理学特征与成人型有很大不同,其诊断流程见图2-2。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主要发生于儿童,亦可见于成人,通常有癫痫病史。第5版WHO分类根据组织学形态和分子特征将其分为4个类型:①弥漫性星形细胞瘤,MYB或MYBL1变异型;②血管中心型胶质瘤;③青年人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④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MAPK通路变异型(表2-3)。

图2-2 儿童型弥漫性胶质瘤诊断流程

表2-3 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定义、亚型及诊断标准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MAPK.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TKD.酪氨酸激酶结构域。

前两类肿瘤以MYB或MYBL1变异为特征,变异形式包括基因拷贝数变异和基因融合(MYB伴侣基因有QKI、ESR1、MMP16、MAML2、PCDHGA1等,MYBL1伴侣基因有RAD51B、MAML2、ZFHX4、TOX等)。

后两类肿瘤以MAPK通路相关基因变异为特征,其中青年人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的分子变异包括BRAF V600E突变、FGFR3::TACC3融合、FGFR2:CTNNA3融合、FGFR2::KIAA1598融合等;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MAPK 通路变异型的常见分子变异包括FGFR1酪氨酸激酶结构域重复、FGFR1突变、FGFR1融合,以及BRAF V600E突变、BRAF融合、BRAF插入突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