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汉代《洪范》五行学基础文献研究

第一章 《洪范五行传》的成篇与作者问题

作为《洪范》五行学开山之作,《洪范五行传》经过夏侯始昌、夏侯胜、许商、刘向、刘歆、郑玄等数代经师持续阐释,成为儒学灾异论的经典,对汉代政治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基于传文形成的系列论说成为班固编纂《汉书·五行志》的基础,后者确立的体例、灾异分类方法成为后世《五行志》的典范。因此,无论是要深入理解汉代经学史,还是要从源头上把握正史《五行志》的编纂特点及思想倾向,都必须对《五行传》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不过,学界对这一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汉书·艺文志》只是将其作为“《传》四十一篇”之一整体著录于《六艺略》的《书》类;至东汉末年郑玄《尚书大传序》则称“《传》四十一篇”为伏生诸弟子追记师说之辞,由此形成影响深远的“伏生所作说”。不过,《五行传》长期以来仅流传于夏侯始昌所传后学,这引起学者的疑惑,清儒或据《汉书·五行志》之说认为其撰自夏侯始昌,或根据思想倾向与语言风格认为其源出先秦。面对这些意见,有必要在验核各家论据的基础上,回归《五行传》与《汉书》,通过对《五行传》早期传播过程、《汉书·艺文志》著录体例、《汉书·五行志》所见说解以及传文内部信息的进一步发掘,以求得稳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