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托·布兰科(Alberto Blanco)

阿尔贝托·布兰科(1951— ),墨西哥诗人、作家。1951年生于墨西哥城。于伊比利亚美洲大学取得化学学士学位,曾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修读哲学,在墨西哥学院修读东方研究。1970年开始在杂志上发表作品,同《墨西哥艺术》(Artes de México)、《批评》(Crítica)、《分形》(Fractal)、《自由文学》(Letras Libres)、《乐谱》(Pauta)、《回归》(Vuelta)等杂志均有过合作。1977年获墨西哥作家中心资助,得到胡安·鲁尔福(Juan Rulfo)和萨尔瓦多·埃利松多(Salvador Erizondo)的指导。此后又陆续获国家美术学院、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富布莱特项目、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以及古根海姆奖。1994年加入“全国艺术创作者系统”,一度担任其评委。1998年至1999年间任教于圣地亚哥州立大学,2009年至2010年间任教于明德学院,曾多次在墨西哥、美国及欧洲各国举办讲座,教授课程,开设文学及翻译工坊。

1985年,阿尔贝托·布兰科出版第一部诗集《灯塔的转动》(Giros de faros,1985),之后陆续出版《通向你的漫漫长路》(El largo camino hacia ti,1980)、《出生之前》(Antes de nacer,1983)、《光芒之后》(Tras el rayo,1985)、《贴纸》(Cromos,1987)、《献给动物影子的歌》(Canto a la sombra de los animales,1988)、《群鸟之书》(El libro de los pájaros,1990)、《原材料》(Materia prima,1992)等诗集,以及《瞬间之心》(El corazón del instante,1998)、《时刻与雾霭》(La hora y la neblina,2005)等诗歌选集。其中,《贴纸》获1988年“卡洛斯·佩利塞尔伊比利亚美洲诗歌艺术奖”(Premio Iberoamericano Bellas Artes de Poesía Carlos Pellicer);《献给动物影子的歌》获1989年“何塞·富恩特斯·马雷斯国家文学奖”(Premio Nacional de Literatura José Fuentes Mares)。诗人的诗论集《歌与飞翔》(El canto y el vuelo,2016)获2017年“哈维尔·比亚乌鲁蒂亚奖”(Premio Xavier Villaurrutia)。

在诗歌创作者的身份之外,阿尔贝托·布兰科还是一位视觉艺术家,著有艺术评论著作《视觉的声音》(Las voces del ver,1997)、《形式的回声》(El eco de las formas,2012)等,创作的拼贴画、绘画作品曾多次于国内外展出并结集出版。此外,他还是“公社”(La comuna)摇滚乐队的创建者、作曲人和乐队主唱,“原子笔”(Las plumas atómicas)爵士摇滚乐队的创建者、作曲人、键盘手和乐队主唱,先后创作过百余首歌曲。

诗人曾在与埃莱娜·波尼亚托夫斯卡(Elena Poniatowska)的一次访谈中提到,他认为诗歌是使用语言的另一种方式,而词语同时是形象、音乐和意涵。因此对视觉艺术,如水彩画、油画、雕塑等形式的探索,同画家、摄影师、雕塑家的合作,以及演奏、作曲、担任主唱的音乐实践都构成了滋养诗人诗歌创作的重要土壤。在布兰科的诗中,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造型艺术的形象性、散文的思辨性、抒情诗的创造性在他的作品中交融,共同塑造出一种形式多元、结构复杂、面向丰富的诗歌。美国诗人杰尔姆·罗滕伯格(Jerome Rothenberg,1931— )曾指出:“布兰科凭借他作为视觉艺术家、音乐家、散文家和翻译家的创作跨越了诗歌的边界。”而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José Emilio Pacheco)在为布兰科的双语诗集《感官的黎明》(Dawn of the Senses,2014)所作的序中则这样评价诗人:“(布兰科)是一个如同亨利·詹姆斯所说的,什么都不会遗落的人:一切都从他的词语中涌出,变成他诗歌河道中的支流。他对化学的研究、作为视觉艺术家和爵士乐手的实践、对中国文化和佛教禅宗的了解,赋予他的诗歌一种其他墨西哥诗人并不具备的语调与视角。”

《瞬间之心》(El corazón del instante

《瞬间之心》是墨西哥诗人阿尔贝托·布兰科1998年出版的诗歌选集,收录了诗人1973年至1993年创作的12部诗集中的作品,依诗人所言,表现了“一个完整的诗歌周期”。全书分为十二节,有的章节名与诗人已出版的诗集题目相同,有的有所更改:“灯塔的转动”、“贴纸的抛物线”(La parábola de cromos)、“耳中的风景”(Paisajes en el oído)、“动物之书”(El libro de los animales)、“光芒之后”、“原材料”、“这份寂静”(Este silencio)、“翻转的三叶草”(Trébol inverso)、“瞬间之心”(El corazón del instante)、“天空的平方根”(La raíz cuadrada del cielo)、“反风景及所见的诗歌”(Antipaisajes y poemas vistos)和“出生之前”。

第一节“灯塔的转动”以速写式的一组短诗——《标志》(«Emblemas»)开篇,初显全作绘画与诗歌紧密相连的创作风格:“天线/太阳的尖端/天空的庆典/城/里面的烟/词语并不飞翔/而是闪光/它们的翅膀是/火焰的许诺”。《主显节前夕》(«Noche de Reyes»)一诗以小小的月亮符号分开诗节,用图像与文字一同呈现“夜”的主题。第二节“贴纸的抛物线”同第六节“原材料”中选录的诗作侧边都注有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和摄影师的名字,远如阿佩莱斯、乔托、保罗·乌切洛,近如安东尼·塔皮埃斯、弗里达·卡罗。布兰科的诗歌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构成了一种“平行创作”,在诗歌与视觉艺术间形成一种互文关系,如《罗马人之战》(«Una batalla de Romanos»)一诗即取材于乌切洛的画作《圣罗马诺之战》(Battaglia di san Romano),又从语言和形象的角度对原作加以改写:“长矛的森林打开/一道血沿斜坡淌下——从一朵到另一朵花——/内部涌流的象征/浇灌田地,浸染蔬菜。/圆滚滚的番茄和多汁的胡萝卜/灼人的辣椒和温柔的甜菜自此诞生。”

第四节“动物之书”收录各种以动物为主角的短诗,或以画家的敏锐刻画鲜活的动物形象,或以寓言家的睿智将动物变作耐人寻味的象征。前者如《群马之海》(«Mar de caballos»):“星辰一样的马群/在波浪之间颤动/如一双嘴唇/被盐封缄的马群”。后者如《猫与鼠》(«El gato y el ratón»):“像灯和影/扫把和地毯上的尘絮/面具和受惊的小女孩/事物和为之命名的词语/猫与鼠即是如此”。第七节“这份寂静”收录了一首短歌和四组共17首俳句,体现出日本文学对诗人的影响。第十节“天空的平方根”中的诗作以数学和物理法则为题材,从《第一节几何课》(«Primera lección de geometría»)、《重力论》(«Teoría de la gravedad»)、《相对论》(«Teoría de la relatividad»)等诗名中即可窥见一二。第十二节“出生之前”以四组无标点,由空白分隔为左右两部分的诗作组成,书写生命的诞生与演进,组诗开头的字母正好组成《圣经》中“以挪士”(Enos)的名字。

在《瞬间之心》中,读者可以清晰地辨认出阿尔贝托·布兰科打破艺术类型边界,将词语、图像、公式等多种语言综合在一起的创作风格。诗人从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题材,不断更新创作的资源与主题,从自然、历史、绘画、数学、物理等领域广泛取材,组织成形式与内容新颖多样的诗歌。另外,诗人还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诗歌置于一张广大的互文网之中,或是在组诗前引用著名诗人如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诗句,以呼应组诗主题;或是直接以斜体将他人写作的诗歌、哲学典籍、歌词甚至信件中的句子插入诗中,再在附录中加以说明,创作出诗歌的拼贴画,使作品折射出多样的色彩。如秘鲁文学评论家、作家胡利奥·奥尔特加(Julio Ortega,1942— )所言,布兰科的写作“向我们展示了观看的可能性”。

(黄韵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