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 郭丛斌 方晨晨
- 2662字
- 2025-03-28 10:59:58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教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一体化水平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非凡。1 其中,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对区域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尤为关键,因为教育的一体化发展不仅有利于为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还会加快实现长三角区域在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龙头示范作用。
一、长三角区域发展进程
长三角合作发展最早的政策机构雏形可追溯到198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成立上海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的通知》,划定以上海为中心,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共10市为“上海经济区”,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跨省经济区。1985年,国务院又增设长三角地区为我国新的沿海经济开发区,推出一系列措施打破“条块分割”式的经济管理体制。21985年至1988年,在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的主持下,制订多项规划和各产业发展战略,探索省市长联席会议机制,带动江浙区域与上海企业的技术交流,江浙沪区域“横向联合”不断加强,尤其是江浙地区乡镇和民营企业活力被不断激发,发展迅猛。1992年,上海市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突破口的战略思路,并获批设立浦东开发区,实行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党的十四大将其作为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14个城市进入长三角规划,并成立长三角14城市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1997年泰州加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形成,启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浦东开发全面推进后,吸收外资金额迅速增长。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外资引入为加快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江浙沪积极开展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达成合作共识,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全方位联动,从制度、交通、行业、学术等众多方面密切合作,打造区域整体优势,联动发展。200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决策。2007年《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将包括安徽部分城市在内的23市纳入3, 2008年安徽省开始出席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长三角区域首次拓展至“三省一市”。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改规划〔2016〕1176号)》的通知,明确要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健全协作机制联动发展4。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并以此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5
二、长三角区域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上海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使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至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各界共识。为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该规划指出长三角地区要准确把握“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其中,“一极”是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如提升长三角地区全球资源配置的参与和竞争能力,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带动力和经济增长贡献率;“三区”分别指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具体要求长三角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要当好排头兵,先行先试,为全国其他地区作出榜样、树立标杆;“一高地”则是指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即要求长三角进一步加快落实各类改革试点举措,集中落实、率先突破和形成系统集成,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开放,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6
三、长三角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区域经济实力既是区域教育发展的支持力,也是推动力。日趋成熟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该地区教育区域合作的重要使命,也为其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过去三十年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始终决定着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向,而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区域教育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推动了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良好局面的形成。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4左右,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也赢得了一席之地,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因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教育一体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与此同时,长三角实施教育一体化的一系列探索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
2014年6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区域教育合作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区域教育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率先探索,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区域教育体系,努力赶超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打造亚太地区教育高地,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7
2018年12月,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提出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联动发展的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机制,积极将优质教育资源向长江经济带乃至中西部地区辐射,为全国其他区域教育合作提供示范,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整体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携手打造并初步建成全球卓越的教育区域创新共同体。8
1 杨智勇,谢雨欣.基于协同理论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档案管理,2022(01):25-29.
2 马仁锋.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政策供给及反思[J].学术论坛,2019,42(05):114-123.
3 刘曙华,沈玉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容探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 (005):44-47.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1-04-26)[2022-11-13].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1606/t20160603_962187.html.,
5 施南奇.长三角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态势及政策研究[J].江苏高职教育,2021,21 (04):31-37.
6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9-12-01)[2023-06-12].https://www.gov.cn/zhengce/2019-12/01/content_5457442.htm.
7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 (2014-06-06)[2023-06-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406/t20140612_170722.html.
8 新华社.沪苏浙皖达成战略协作 推进长三角地区2025年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EB/OL].(2018-12-13)[2023-06-12].https://www.gov.cn/xinwen/2018-12/13/content_5348620.htm? _zbs_baidu_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