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复式记账:工业革命的基础
财务会计中,我们通常运用复式记账(Double Entry Bookkeeping)的方法来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
复式记账、金融革命与工业革命
虽然韩国人认为复式记账是9世纪时由高丽人(今天的朝鲜人)发明的,但是,更为普遍的观点是复式记账是在1300年前后由意大利人发明的。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前的几百年中,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商业最繁荣的地区,在这里,意大利商人发明了复式记账。后来,随着美洲大陆被发现,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以荷兰等西欧国家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
我们都知道,18世纪初,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其实,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方发生过“金融革命”。金融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中央银行、股份制公司,以及可兑换纸币等一系列金融制度的创建。例如,1601年,荷兰人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1694年,英国人创建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而英格兰银行随即发行了可兑换纸币——英镑。
很多学者认为,没有金融革命,就不会有工业革命,而复式记账是金融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基础之一。所以,可以认为复式记账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基础之一。
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大西洋沿岸,英国的工业革命最为典型。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最先发生在商业曾经非常繁荣的地中海沿岸?为什么最先进行“地理大发现”的西班牙、葡萄牙没有成为工业革命最为典型的国家呢?
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也是学者们至今没有完全弄明白、仍在研究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复式记账被认为是工业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个问题已可以回答。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什么是复式记账,以及复式记账的特点与优点。
什么是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对于这句话,我们要重点关注两个地方,一是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分别以借、贷的方式进行登记,所以,称为“复式记账”;二是金额是相等的,即借方的金额与贷方的金额必须一致。
我们以格力电器向包钢集团购买钢材为例,说明复式记账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假设2021年6月1日,格力电器向包钢集团购买了1万吨钢材,价格为5,000元/吨。
第一种情况,格力电器用现金购买这1万吨钢材,应该如何记账呢?因为原材料是存货,也就是资产,所以,应该在“原材料”账户的左边(借方)计入5,000万元,即资产增加了5,000万元。这价值5,000万元的钢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格力电器用5,000万元现金购买的,格力电器的现金必然减少5,000万元。现金也是资产,资产的减少计入账户的右边(贷方),因此,应该在“库存现金”账户的右边计入5,000万元,即库存现金减少了5,000万元。
结果如下。
原材料、现金都是资产,一个资产账户(“原材料”账户)增加5,000万元,另一个资产账户(“库存现金”账户)减少5,000万元。金额完全相等,一增一减,两个账户加在一起,公司的资产总额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资产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即原材料增加了,现金减少了。
第二种情况,格力电器赊购这1万吨钢材,应该如何记账呢?购买原材料这一资产变动跟第一种情况一样,即“原材料”账户的左边(借方)计入5,000万元。因为是赊购,格力电器欠包钢集团5,000万元的货款,所以格力电器产生了5,000万元的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是负债,因此,格力电器要在负债类的“应付账款”账户的右边(贷方)计入5,000万元。
结果如下。
原材料是资产,应付账款是负债,资产增加5,000万元,负债也增加5,000万元,格力电器的总资产与总负债同时增加,净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为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净额)没有任何变化。
第三种情况,格力电器购买钢材时,付了3,000万元现金,剩下的2,000万元还没有支付,即还有2,000万元的应付账款。这种情况下,首先,购买原材料这一资产变动跟第一种情况一样,即“原材料”账户的左边(借方)计入5,000万元。其次,在“库存现金”账户的右边(贷方)计入3,000万元,即格力电器的现金减少了3,000万元。最后,在“应付账款”账户的右边(贷方)计入2,000万元。
结果如下。
首先,原材料增加了5,000万元,但现金减少了3,000万元,由于原材料与现金都是资产,格力电器的总资产的净增加额为2,000万元。其次,格力电器的应付账款增加了2,000万元,应付账款是负债,所以格力电器的总负债净增加了2,000万元。最后,资产的净增加额与负债的净增加额相等,相互抵销,公司的净资产总额没有任何变化。
复式记账的特点与优点
有人可能会说,复式记账这么麻烦,不如用流水账记一笔。
看看复式记账的特点与优点,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复式记账远比流水账先进,以及为什么现代社会普遍运用复式记账法记账了。
复式记账的特点之一是会运用财务会计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等式,即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个等式表明,资产的任何变动,必然导致负债发生变动,或者股东权益发生变动,抑或者负债与股东权益同时发生变动。反之亦然,负债的变动,或者股东权益的变动,抑或者它们的同时变动,必然导致资产的变动。
在格力电器购买钢材的例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资产的变动导致负债的变动的情况。接下来,我们看看负债的变动是如何导致资产的变动的。假设格力电器在2021年11月1日向中国工商银行贷款100亿元,而且这100亿元在当天到账。这样,等式右边格力电器的负债增加了100亿元,同时,格力电器的银行存款(等式左边的资产)必然相应地增加100亿元。
复式记账的特点之二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借方的任何变动必然伴随贷方的变动,而且,变动的金额是完全相等的。当然,这种变动不是发生在同一个账户中。例如,格力电器购买了5,000万元的钢材后,它的“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增加了5,000万元,与此同时,它的“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会增加5,000万元。
复式记账的优点之一是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在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以后,可以通过账户记录全面、系统地查看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弄清楚格力电器这100亿元的资金是哪里来的、目前状态是什么。
复式记账的优点之二是我们随时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个等式进行试算平衡,以确定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试算平衡就是测试上述等式两边的余额是否相等,如果哪天发现等式两边的余额不等,那么,当天的账户记录中肯定存在差错。复式记账可以让我们很容易地找到差错到底在哪儿。
为什么复式记账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基础之一
生产经营决策需要数据的支持,而数据要具有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
复式记账的发明之所以被认为是工业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基础之一,原因在于复式记账的特点与优点——依托这些特点与优点,复式记账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数据。
在我们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以及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中,每天进行的交易次数少,种类也不多,用很简单的流水账就可以记录下来,并且可以迅速核对记录的准确性。例如,我们可以想一下,今天家里买了什么东西、买了多少东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不用记账,简单回想一下,就可以想起来今天家里买了什么东西、买了多少东西、花了多少钱等。
但是,在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的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每天进行的交易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简单的流水账不仅不可能保证记录的准确性,而且不可能供记录者对记录的准确性进行快速核对。此时,复式记账的特点与优点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完整、准确与及时的数据,从而为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的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财务制度上的基础。
例如,阿里巴巴、联想控股这样的企业,每天可能要进行数千万笔,甚至上亿笔交易,而且交易的种类千差万别。有的交易是购买原材料,有的交易是解雇或者聘请员工,种类繁多,无法逐一列举。复式记账能够让管理层在很短的时间里弄清楚企业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资金是从哪来的、花哪去了,仓库里面还有多少存货,银行里面还有多少存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