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贾似道祸国亡宋的预言
- 推背图传奇:袁天罡、李淳风的惊世预言与奇幻人生
- 顺衍
- 1118字
- 2025-03-12 18:23:01
谶曰:
似道非道,乾沉坤黯。
祥光宇内,一江断楫。
颂曰:
胡儿大张挞伐威,两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连天夜,犹自张灯作水嘻。
“似道非道”之说颇为奇妙,南宋行将覆灭的公元1200年前后,贾似道这位断送南宋命脉的大奸臣登上历史舞台,“似道非道”之名也由此传开。
贾似道在淳祐年间步入仕途,一路升迁,历任京湖制置使、两淮制置大使、枢密使、京湖南北四川宣抚大使兼督江西两广等诸多要职。
公元1260年,蒙古军在鄂州大破守将张胜,城中死伤达一万三千余人。贾似道惊恐不已,暗中遣心腹至蒙古军营,许以称臣纳币。蒙古军遂撤军北返。
然而,贾似道竟倒行逆施,反杀蒙古后军殿卒百余人,而后向朝廷谎报大捷。昏庸的宋理宗竟对此深信不疑,封贾似道为卫国公。理宗驾崩后,度宗继位,又加封贾似道为魏国公。
后来,蒙古忽必烈即位,派使者前来索要和约条件,贾似道却将使者囚禁。而度宗对此一无所知,依旧“犹自张灯作水嬉”。蒙古见久无答复,便以宋朝违约为由,派伯颜率大军南下。宋兵见状,纷纷望风而逃。
度宗在位十年后去世,贾似道拥立嘉国公为帝。但蒙古兵势如破竹,很快攻陷临安,刘太后与皇帝皆被俘获。此乃贾似道“非道”行径所致的“乾沉坤黯”之悲剧。
再看谶语玄机。谶曰第三句“祥光宇内”,其中“祥”字暗指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于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中进士。四岁的宋恭帝被俘后,吉王在福州即位为端宗,在位三年后驾崩,年仅十一岁。随后,诸勤王之师拥立赵昺为帝。
文天祥率领各路勤王之师,与蒙古军在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展开艰苦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在广东王坡岭被元将张宏范俘获。蒙古多次劝降,文天祥忠心不二,宁死不屈,在狱中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最终慷慨就义。“祥光宇内”一方面暗示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充盈天地,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其被囚于牢笼之中。
谶曰第四句“一江断楫”有两种解读。其一暗示宋朝如断楫之舟,濒临覆亡;其二,依金圣叹之说,或许是指汪立信、文天祥等难以独自支撑宋室。汪立信同样是淳祐年间的进士,在贾似道幽禁蒙古使者、伯颜大举南侵时,他被任命为江淮招讨使。不久,听闻建康被伯颜攻陷,料知宋朝大势已去,遂自缢身亡。
颂曰第一句“胡儿大张挺伐威”,“胡儿”无疑指的是蒙古人。蒙古原居今黑龙江上游、外蒙古东部,成吉思汗击败金、灭亡夏后,又多次西征,被欧洲人称为“黄祸”,还征服了朝鲜。此时,蒙古正觊觎大宋江山,“大张挺伐威”生动描绘出其强大的军威。
宋朝不乏忠心耿耿的将领,如吕文焕、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以及文天祥等。因此,颂曰第二句“两柱擎天力不支”若按金圣叹的说法,将文天祥和汪立信视为“两柱”,似乎并不妥当。
“如何兵火连天夜,犹自张灯作水嬉”,精准刻画了亡国之君的昏庸之态。李淳风的这两句预言,着实精准而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