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父亲重病去世

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武卫右军奉令离开韩家墅,开往南苑驻防,改为第六镇。原来第三营的中左右三哨,改成第六镇第二十四标第三营前左两队。冯玉祥也由哨长改任司务长。

改编以后,一切都采用新军的办法,因此军中颇有一番新气象。那时统制是段祺瑞,协统十一协是陆建章,十二协是何宗廉,标统是王化东。

统制相当于师长,协统是旅长,标统是团长,队官是连长,管带就是营长,正副目则分别是正副班长。

王化东文武兼长,文笔固好,军学也研究得不错,并且为人态度诚恳,勤于训练,这算是冯玉祥从军以来第一次遇着的好长官。

队伍在南苑训练,每日官长目兵都上讲堂,学术两科并重。段祺瑞对于官长头目的训练,尤为认真。一时全镇空气紧张,人人兴奋。是年七月十三日,第三营后队排长出缺,冯玉祥便升补了上去。

有一天,“两宫”到万寿山巡游。第六镇二十四标奉命在路上警戒。那娇贵威武的行列走出西直门不远,不想有一个喊冤的百姓,因为不能接近,化装了卫队的样子,戴着红缨帽,混了进来,等到两宫驾到,就冲到轿子前面大声喊冤。

慈禧太后吃了一惊,几乎从轿子里冲出来。于是太后大发威风,立刻下谕把当事的队官撤职,标统和管带的领带摘去,段祺瑞也记了一次大过。

这样一来,队官降为排长,各方纷纷保荐人去补这个缺。因为保荐的人太多了,无法决定取舍,乃举行考选,以昭公允。

这次考选,有四团十二营,共计四十八连,每连派一位排长参加。结果冯玉祥竟侥幸考取了第一,当升为二十四标第二营后队队官。

冯玉祥升为队官后一个月,他父亲即患肺疾,昼夜咳嗽,痰中微带血色,请遍了附近的医生诊治,总是不见功效。后来派人到北京请了一位陆大夫来。

陆大夫是北京普仁医院的内科大夫,医术很精,但诊治月余,依然不见起色。延至十二月十五日,即溘然长逝。

冯有茂北来不久,冯玉祥即遭此大故,真是悲痛万分!

冯有茂的丧事办完,灵柩暂停离南苑二里的海子潘家庙。那时南苑围墙内不许停厝棺柩,因此隔了两个月,又将灵柩运往保定府,安葬到安徽义地里。这时已是光绪三十二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