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三年,皇帝后宫中有十位正式封号的后妃,依照排名顺序分别是:皇后、云嫔、兰贵人、丽贵人、婉贵人、伊贵人、容常在、鑫常在、明常在和玫常在。
尽管兰贵人与皇后之间隔着四级的差距——从嫔、妃、贵妃,到皇后,但她在当时的内廷中位居第三,显然比其他妃嫔更加尊贵和幸运。
云嫔与皇后同为咸丰元年进宫,皇后姓钮祜禄氏,属于满洲镶黄旗人。咸丰二年五月,她晋封为贞贵妃,随后于同年六月被立为皇后。相比之下,兰贵人在初入宫后的两年里并未受宠,直到咸丰皇帝宠幸她并晋封为懿嫔。虽然在宫中地位不如钮祜禄氏的皇后,但她却因怀上了皇帝的龙种,迅速获得了宠爱。
在懿嫔得宠的同时,后宫中不少妃嫔却对她心生怨言。曾经得宠的嫔妃因失宠而迁怒她,未曾得宠的则因她“专擅”而抱怨她,懿嫔成了后宫争议的焦点。此时,懿嫔与皇后钮祜禄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甚至一度险些遭到毒打。
皇后钮祜禄氏作为六宫之主,对咸丰迷恋懿嫔心生不满,她曾劝告咸丰要保重身体,咸丰付之一笑。这可气坏了皇后,经过深思熟虑后,皇后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应对这位妃嫔。
清朝的皇帝历来尊重祖训,而祖训中明文规定:如果皇帝有不当行为,必须遵循祖宗的规制。皇后于是命令心腹太监前往储秀宫,宣读祖训。
次日清晨,太监依照皇后的命令,在储秀宫外高声朗读祖训,正在熟睡中的咸丰帝闻听“祖训”二字,急忙披衣起床,恭敬地跪听。太监一直在宫门外诵读,直到咸丰走出储秀宫前往听政殿,才停下。
这个办法还算灵验,咸丰的确减少了去储秀宫的次数,但当皇后稍微放松警惕,局势又恢复原状,咸丰再次频繁前往储秀宫,并时常因懿嫔而错过早朝。
皇后见此情形,故伎重演,可是咸丰帝这次一反常态,听到祖训后居然跟没事人一般,任凭坤宁宫太监千呼万唤,就是无动于衷。有一次,咸丰帝披衣走了出来,不是敬畏祖训,直接去上朝,而是将这个太监骂了个狗血淋头。
当太监怀着一肚子委屈跑到皇后那儿交差时,皇后大骂道:“真是个不中用的东西!你有祖训在身,就是皇上犯法,与庶民同罪,斥责他也是应该的。好,你再带两个太监同去,如果不能说动皇上,小心你的狗头!”
三个太监去了有一个时辰,灰头土脸地滚回来了。皇后一看那个狼狈样,摆手示意他们免奏退下。她这会儿真是又气又恨。气的是皇上迷恋懿嫔,竟然一连几天早朝也不上了,眼下国运维艰,民怨沸腾,皇上却这样不思进取,成何体统!她恨的是懿嫔以色取宠,狐媚惑主,祸国殃民。皇上不上朝听政,祸根在于这个妲己,这个褒姒!
钮祜禄氏越想越气恼,越想越愤恨,她自言自语道:“不能就这么下去,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长此以往,我这个皇后将置于何地!作为统摄六宫的皇后,对于惑主误国的狐媚之人有责任严加惩处!”
皇后下了决心。她决定亲自出马,一是为劝皇帝听政,二是为惩懿嫔乱宫。
咸丰六年春天的一天,清晨起床后,刚刚梳洗完毕,皇后就令太监将祖训拿来。承伺太监听到祖训二字就慌了神,因为祖训已把他搞得太苦了!
可是,懿旨已下,谁敢抗命不遵?不得已,这位太监胆战心惊地取来祖训,他不明白皇后要干什么,所以十分困惑。过了好一会儿,没想到皇后对太监说道:“随我去储透宫!”
说完便顶起祖训,急匆匆地奔向储秀宫。到了宫门外,皇后双膝跪地,高声叫道:“请皇帝起,听祖训!”
咸丰和懿嫔被从梦中惊醒,惊慌起来,他们没有想到皇后会亲自来,深知皇后此行非同小可。
咸丰帝连忙起身披衣,穿戴齐整,走出寝宫,恳请道:“朕即视朝,勿诵祖训。”说完便匆匆前往听政。
待咸丰匆匆上朝去后,皇后站了起来,吩咐身边的太监起驾前往坤宁宫,随即传旨令懿嫔一同前往。
懿嫔听闻皇后召令,心中一惊,知道自己这次恐怕难逃一劫,因为按照清朝规制,坤宁宫是皇后行使权力、进行赏罚的地方。她看皇后恼恨的样子,知道这一次受罚是无疑了。无奈旨意已下,她不敢不去,于是战战兢兢地随皇后向坤宁宫走去。
懿嫔到了坤宁宫时,见皇后已在正中的座位上坐下,怒容满面地等待着她的到来。懿嫔一进门,便听到皇后的责骂:“你用什么妖术迷住了皇上,皇上本来是个关心政事,奋发有为的君主。自你进宫以后,皇上既不早朝,又不理政务。你可知罪吗?”
跪在地上的懿嫔,此时就算有千言万语也不敢说,即使有满腹委屈也不能说。她知道此时此刻的任何辩解都是没有用的。只有“知罪”而已。
懿嫔慢慢地抬起了头,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但是没有掉下来,她把嘴唇一咬,说:“都是我不好,我知罪。”
看到懿嫔认错,皇后冷冷地说道:“知罪就好,来呀,家法侍候,给我打!”
懿嫔低下头,咬紧了牙关,双手却在保护着腹部。因为这里是她的希望所在,此时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委屈一下吧,或许将来生个阿哥一切都会好的。在懿嫔听天由命地等着受罚的时候,没想到救驾的人来了。
原来,咸丰自储秀宫上朝后,看着皇后那愤怒的脸色,推测出今天要发生的事情,所以上朝之后,根本无心理政。一个大臣出列奏太平军攻下武昌等事时,没等说上两句,咸丰挥了挥手说道:“所有军事,着军机大臣妥议具奏。”
说完便宣布退朝,因为他心里还惦记着后宫里的事情,什么太平军、武昌,他才顾不上去过问呢。
咸丰退朝后,急忙前往储秀宫,还未出发,就听到皇后驾临坤宁宫的消息。咸丰一听“坤宁宫”三个字,就知道皇后用意所在,于是立即转向坤宁宫,当他刚刚走进宫门时,就听皇后的惩罚令,他连忙高声叫着:“请皇后免责,懿嫔已有娠矣!”
皇后刚才还得意地暗自思忖:“叶赫那拉氏,你目无我正宫,整日与皇上耳鬓厮磨,颠鸾倒凤,今日也让你尝尝恣意妄为、媚惑皇上的苦果。”
皇后眼看好戏登场,正在宝座上趾高气扬呢,忽听一声高喊,往外一瞧,见皇上已跨进门来,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既然皇帝出面说情,懿嫔且有怀孕在身的理由,岂有不准的道理。
皇后见事已至此,只好悻悻地叹气道:“皇上怎么不早说呢?早知懿嫔有喜,哀家就不会责怪她了。”于是,皇后便令懿嫔起身赐座。
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钮祜禄氏本想借助皇后的威权来惩戒获得宠幸的懿嫔,却因皇帝的阻止而没有得逞,心中一直耿耿于怀。而懿嫔见皇后手段平平,坤宁宫事件有惊无险,于是,依仗皇帝的恩宠,日益骄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