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喜丧

“道一小子,我观你气息平稳,呼吸悠长,昨晚给你的吐纳法可是悟到了窍门?”

广成三两口吃完了芝麻烧饼,他仔细观察了下沈道一气息频率,不由得咂舌称奇。

“侥幸摸到了些门路,离入门还差些火候。”

沈道一食指摸了摸鼻子,谦虚道。

“少说那些客套话,这吐纳法只要打通了循环,剩下的也只是水磨工夫,看来过不了几天佛爷就得教你点新招式了。”

广成伸出大手用力揉了揉沈道一的头发,脸上看不出喜悲。

“教你功夫也不知道是对是错,都说菩萨怕因,凡人怕果,佛爷我这双眼睛看不真切,这因果二字,沾了怕也逃不脱。”

沈道一听的云里雾里,他难得见广成和尚这般姿态,一时也没出言打扰。

广成心里暗道:

“还好我一番谜语把这小子唬住了,他这悟性属实惊人,佛爷我当初练这功夫也用了两天功夫才打通循环,若是他追问起来,难免失了面子。”

就在二人各怀心事、彼此沉默之际,云阙庵门口来了一位香客,广成忙站起来整理衣装,拍掉袈裟上的芝麻渣。

他凌空挥了挥手,关上后院院门,拉着沈道一就往大殿赶。

“施主造访,不知所为何事?烧香拜佛,还是求签问卦?”

广成双手合十,一脸悲天怜人。

那位香客衣着朴素,一身素白,同样双手合十回礼后开口说道:

“广成大师,叨扰了,我家太爷昨夜驾鹤仙去了,老爷子今年九十有三,也算是喜丧,家中准备了些薄礼,想邀大师您去主持一二。”

广成闻言,沉默了片刻,道了声“阿弥陀佛”后便应了下来。

“薄礼就不必了,高家老太爷是吧,他与贫僧也算是旧相识,送老朋友一程也是理所当然。”

“这大和尚今天转了性了?平日里青牛精路过云阙庵都得犁二亩地再走,今日竟然报酬都不要?”

沈道一在心里腹诽。

“容贫僧回寺里拿些法器,稍作准备,施主可介意贫僧再带一人。”

广成扯了扯沈道一袖子,把他拉到身前。

“那是自然,小兄弟是沈小哥吧,前些年也听太爷提起过,高家虽然不富裕,添一双筷子还是可以的。”

那香客连声答应。

沈道一脑中的记忆翻涌,高家太爷,唤作高渊,早些年在落川镇当教书先生,教书那会虽已八十多岁,却是顽童性子,脾气也好。

他授课也不收钱,全凭街坊们给些米面物什,给的多了他道声谢,给的少了他也不恼。

沈道一小时候在他那里听过课,读书识字也都依仗高家太爷启蒙。

想到这里,他长叹一口气,好人长命,也算是得了善终。

三人抵达高家时已是晌午。

高家门口挽联已经贴上,高老太爷为人不错,在镇上颇有声望。

落川镇上来送他最后一程的人不少,主要亲戚悉数到场,皆一身素白,披麻戴孝。

高家主人看到广成一行,急忙起身将二人迎进门。

“感谢大师到访,屋内备了些茶水,今日家里繁忙,招待不周,大师勿怪。”

广成念了声佛号回礼道:

“不妨事,不妨事,客随主便。”

主屋内坐着个妇人,正用帕子掩面,不住啜泣。

“妇道人家,哭什么?老爷子也算是高寿了,走的也没病没灾,是大喜事。”

高家主人出言劝慰,只是他的声音也有些沙哑哽咽,眼底含着泪。

沈道一不忍看生离死别,喝完了茶便拉着广成出了门。

落川镇信佛的多,按镇上的规矩,红白喜事坐席杀猪时,需给即将升天的猪念一道“往生咒”,杀生的场面广成和尚也不避讳,他神情庄重,声音低沉的诵念: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一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本自性空来,还归缘起处;往生极乐境,轮回本无住;法喜满娑婆,随顺真如故。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咒”诵罢,屠户腕起刀落,一蓬血沫喷溅而出。

傍晚用完素宴,已是酉时。

广成整了整衣装,站上新搭的高台,念了高老太爷的悼词,念罢,他神情肃穆,声如洪钟:

“时辰已到,孝子跪。”

高家主人领头把素白孝服衣摆往身后一甩,高家众人齐齐双膝跪地,送别高老太爷。

人群中夹杂着几声稀疏的啜泣,按这片地界的习俗,高家最小的重孙子高念头上绑着红布,颤颤巍巍的给高老太爷斟了杯酒,洒在地上。

小孩子没经历过生死,看到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有些胆怯,忍不住放声大哭。

“念儿别哭,太爷爷给你备了方糖。”

前排的妇人给高念招了招手,拿出块方糖。

高念安静下来,他推开平日里最爱的方糖,怯生生的说:

“我不想吃糖,我要太爷爷。”

……

子时,响器班领头的吹鼓手跳上面前的八仙桌,对着底下的响器班子吆喝了一声:

“高家老太爷高寿九十有三,是咱这里个顶个的好人,大伙再给老爷子热闹一个,送高老太爷最后一程。”

院里候着的响器班子听得铜钹先起了个调,唢呐,鼓声齐响,调子里三分喜,七分悲,正是十里八乡红白喜事都离不得的一首《太平年》。

一番周折过后,高家后辈早已回偏房睡了,高家主人的哀思也被疲惫冲淡不少。

他嘱咐女主人做了两碗素面给广成,沈道一二人,与二人一起在灵堂前坐定。

夜已深,沈道一盘腿坐在长生牌位侧边,思绪飘飞。

“现在已是子时,看来我不主动进入睡眠状态那幅大道图便不会激活。今早修行进展也被广成和尚看了个七七八八,不如一鼓作气,完成七十二次循环,他若问起来,我就推脱我天赋异禀,谁说开挂不算天赋。”

他在心底里默念吐纳法的诀窍,很快便进入了状态,吸气吐息,气息自鼻腔而下,过膻中,玉枕,气沉丹田。

《灵龟吐息法》入门的循环沈道一早已驾轻就熟,只需按之前的方式运转即可。

两炷香的功夫,他缓缓睁开双眼,用力吐出肺腑中的一口浊气。

吐纳法,正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