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小路尸体

“这个老狗!”

“也有今天。”

要说老朱坏呢,那也是坏得冒烟,嘴巴不留情的。

但要说记仇呢,那也是相当的记仇。

你看这抓到机会,一顿输出,他憋在心里多年的郁气,一口气就给发泄了出来。

那叫一个快慰舒爽啊。

整个人顿时通泰清明。

看着刘三吾佝偻离开的背影,老朱是半点都不同情心软。

这些倚老卖老,仗着自己读得书多,对他是种种说三道四,这里不对,那里不好的。

反正自己总是有错,总会挑出毛病来说他不对。

老朱心里很是清楚,这些文人老狗,就是打心底里,看不起他这个乞丐和尚当了皇帝。

刘伯温是一个,宋濂是一个,这个刘三吾也是一样。

尤其是刘伯温。

哪怕是死了这么多年,老朱想起来都是恨得牙痒痒的。

“皇爷爷,刘老翰林看来是遭受不小的打击,他这年龄怕是承受不了……。”

朱允炆小心翼翼的说道。

“死了才好!”

老朱轻蔑的说道:“允炆,你去找你几个叔叔,问问他们事情怎么样了。”

“去了马上回来,咱教你怎么处理国事的……。”

闻言,朱允炆大喜,道:“孙儿遵旨!”

“快去快回!”

朱允炆离开,老朱马上就从椅子上下来,嘴里哼着不知道什么曲儿,眉飞色舞的很是愉悦。

“老狗,老狗……!”

……

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八。

赵勉罪大恶极,老朱下旨剥皮揎草,悬挂示众,以儆效尤。

其正妻刘氏,斩首示众。

赵勉全家五十余口悉数被诛。

在京牵连的官员,也是按重罪诛灭。

地方官员正在由锦衣卫奔赴各地缉拿,抓捕回京后论罪定刑。

刘三吾也因此受到牵连,自请引退。

老朱嘴巴是毒了点,爽过之后,一扫阴霾,心里头就不跟刘三吾计较了,不许他引退,只是把他翰林学士降为国子监助教。

刘三吾走了,这朝中不就少了一个跟他对着干,吃了回旋镖的典型吗?

所以啊,刘三吾要死也要死在金陵,走是不可能走的。

与此同时,赵勉案也并没有正式结案,还在进行后续调查,尤其是户部管着的国库。

只要赵勉案没有终结,那么就还有人会因此牵连而死的。

“一个胡惟庸案,还没结束。”

“如今又添了一个赵勉案。”

“东宫案起,悬而未决,不知何日又会闹出动静来。”

“这朝中步步凶险,何日才能太平安稳啊。”

有不少官员在心中发出这样的感叹。

辞官保命?

不是没有人想过。

但你不想做官,有的是人当。

等着入朝为官之人,那是前仆后继。

“阿弥陀佛。”

姚广孝念了佛号,念珠快速的滑动,道:“王爷,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太子就下葬了。”

“尽快谋定时间,找个机会离京吧。”

朱老四豪放的躺着,道:“俺倒是想啊,可没机会。”

他翻身坐起来,注视着姚广孝,道:“你好像比之前更着急了?”

“一个江夏侯差点没命,险些全家被诛,一个户部尚书剥皮揎草示众,牵连朝中地方官员上百人,还没有结案,发展下去迟早与胡惟庸案并列。”

姚广孝忧虑的说道:“态势发展到这个地步。”

“只要太孙之位没定下,二皇孙与三皇孙的争斗会越演越烈。”

“如今,两边都刹不住,停不下手了。”

“涉及之人,只会越来越高。”

朱老四目光一凝,道:“你的意思,到时候国公藩王都要……。”

“只是有这样的猜测。”姚广孝道:“文官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一个户部尚书被扳倒。”

“他们能看着勋贵们高兴?能看着三皇孙啪啪打他们脸?”

朱老四道:“这么说来,文官又要搞动作了?”

“不好说。”

姚广孝摇头道:“一边是文官,一边是勋贵。”

“陛下虽有心意,带着二皇孙在身边,但只要没有明白表示,那么……。”

他能看懂文官与勋贵的步调,但就是看不懂宫里那位。

那位到底是怎么想的?

真的要让两位皇孙争斗,把所有人都卷进来,导致朝廷内部消耗,死一大片人吗?

“和尚,你说,俺要不要向三侄子靠拢?”

朱老四神秘的说道:“俺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三侄子一肚子的坏水,把二侄子给算计得死死的。”

“二侄子真不是三侄子的对手。”

姚广孝诧异道:“何以见得……。”

“俺跟你说……。”

……

一夜疾风骤雨,道路泥泞不堪。

七月份的气候,大雨一停,就变得炎热起来。

张三与媳妇儿出门,到地里去看看,顺带着看看能不能捡到一些柴火还带回家。

“动手轻点。”

两夫妻在山里行走,鬼鬼祟祟的捡着昨晚大风吹断的树枝。

虽然潮湿,不是干柴,这个天气捡回去暴晒一番,拿出去卖不是问题的。

还没捡几根树枝,张三鼻子突然抽动了几下,皱眉道:“你闻到什么味儿没有?”

“什么味?没有啊。”

张三仔细的嗅了嗅,道:“真有臭味……。”

妻子疑惑的吸了吸鼻子,“是有臭味,好难闻啊。”

两口子都闻到臭味,带着好奇心,两人循着臭味找了过去,臭味越来越浓烈,熏得他们不停的干呕。

不知不觉从山间,来到一条小路。

臭味更是熏天,还能听到苍蝇嗡嗡嗡的声音。

他们捂着鼻子小心翼翼过去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死人啦!”

半个时辰后,官差,村正都相继赶来。

几具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小路上。

“这条小路是跟官道连接的,平日有事村民们才走这条路,去金陵……。”

村正忐忑无比的说道:“昨夜大雨,村民们没有出去……。”

“是张三两口子发现的。”

官府捕快皱眉问道:“不是你们村里的人?”

“这穿着打扮,一看就不是,我们哪里穿的起啊。”

“赵头,快来!”

一个官差惊声大喊,赵头急忙赶了过去,“怎么回事?”

“你看……看…这个。”官差递过几张纸,舌头打结说不利索,浑身颤抖不已。

赵头狐疑接过来一看,瞳孔猛然瞪大,同样变得惊惧震怖,摇摇欲坠。

“完了,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