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砥砺前行——2014—2015学年感想
- 追寻:每一个生命的光亮
- 张坤浩
- 1864字
- 2025-03-19 15:12:20
这个暑期以来,写了很多份总结,没有满意的,总觉得那些数据和经验是那么的枯燥和乏味,中规中矩的总结总给人以空洞和说教之嫌。2014—2015年,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深切体会到个中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而所有的经验背后都有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人感动,催人前行。
在初三的每一天,都被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感动着。那是夏日的一个上午,第三节课前,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茶几旁的沙发上,有两个人匆匆赶到办公室,焦急地说,刘鑫早上突发脑出血,已送往重症监护室,但他还是让他俩过来交代一下,上午后两节有政治课,让领导妥善安排。我当时眼泪就流了出来:“什么时候了,还惦记着课。”我明白“脑出血”意味着什么。真应了那句话,好人一生平安。自从刘鑫很快能够正常上班,我更信服了“好人有好报”这句话。暑假的时候,接到刚出院的刘鑫打来的电话,说要履行请假手续。我又是心头一热,这就是我们的老师!
还有丙燕,辞职报告递了多次,我知道她确实是身体有问题。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她又兼了一年班主任,硬是拖了一年才趁暑假做了手术。有几次我看她实在支撑不住,便说:“你请几天假吧!”“你早走一会儿吧,班里没事的。”但她不会,只要责任一上肩,她不会使一分虚劲或偷一分钟的懒。生病不请假,白天上课、晚上输液,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红娟、闫丽、项颖、朝晖、魏静、王展、晓凡,不都是一样的吗?
还有德元,永远不多说话,但有着极强的执行力,永远把委屈往肚里咽,永远务实和高效率。加班加得让人心疼,多少次见他拎一兜包子飞奔上楼,忙活至半夜!多少次深夜给他打电话安排事务,却不曾听见他半句怨言。苏黎明、张征、君青、秀甫、中雁、陈岚、宗坡、马中文、于长江,这些中层干部、班主任、备课组长不是一样的吗?化学组的小姑娘们为了当天批改完学生作业,午饭都很少回家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的老师们几乎个个把作业带回家批改……
我总在想:是什么力量能让我们如此忘我?与物质无关,是有一种精神在起作用,是三中积淀百年的文化底蕴在起作用,是三中精神在起作用!
何为三中精神,课题太大、不敢妄议,只觉得包含以下方面吧。
第一是“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的抱负和“亮剑”的精神。
忘不了在做“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演讲时的群情激昂;忘不了中招誓师大会上师生磨刀霍霍“谁与争锋”的齐声呐喊;忘不了早餐会上,春涛、新霞等“唯我独尊、蔑视天下豪杰”的“不羁与狂傲”,自信心爆棚;忘不了“感恩、回顾、展望”广播会上师生一齐飙泪,侠骨柔肠、重情重义、剑指六月,成正果、断金刚!
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血性,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气势,已经深入人心,浸润到了三中人的每一处脉络。
第二是荣辱与共、团结奋斗的精神,宽广的胸怀以及舍得分享的心态。
全体教师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不分职务、岗位、年龄,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认同感,每个人都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郭校长、陈岚、尚苗苗多次借调外校试卷资料,为“我”所用;邓兰娟、邱聪聪、龚海萍在校外见到一学生情绪低落,一直陪伴他三小时,直到学校领导和家长赶到;田向阳、焦春涛、贾秀甫等每次潜心做出班级教育课件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同事相处以和为贵,争挑重担,不计小利。遇事忍让、凝聚力强,大家共同呵护三中这艘大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第三是敬畏规矩、顾全大局和负责、敬业、奉献的传统。
三中有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如殿玉、秀甫、李娜、黄云、尚凡、魏晓、爱华、小齐、基磊等。不论是担任班主任,还是做其他工作,他们从来都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身先士卒。哪怕有再大的委屈,他们也深埋心底;哪怕有再多的不满,他们也从来是先做好工作。不逾矩、不破例,按规矩办事,让制度说话,不摆资格,不提功劳、尊重晚辈、提携后生,令人肃然起敬。在这么一大批老前辈的示范带领下,广大中青年教师一进入三中门就被不自觉地感化和同化,共同汇入“负责、敬业、奉献”的滚滚洪流中,想后退都难。
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学校兴衰,人人有责。现在,三中崛起的火势已烧了起来,请大家再努把力,再加把劲,再咬紧牙关,再添把柴。
让我们的人生融入三中的脉搏和谐共振!
让一个有百年王者风范的圣地在涅槃中重生再现!
让一个有着贵族血统的名校在拼搏中延续辉煌灿烂的佳绩!
(2015年,南阳市三中在生源基础薄弱、优等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万众一心,同心同德,用科学细致的管理,破釜沉舟的士气,艰苦卓绝的付出牺牲,取得了中招录取市一中人数、各分数段名列全市前茅,全市前十名占七名、前五名占三名的傲人成绩。这是当时毕业班经验材料集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