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美国智库观点摘要》:印度和“四方安全对话”:薄弱环节还是基石?

Jeff Smith[2]

原文标题:India and the Quad:Weak Link or Keystone?

文章框架:如果“四方安全对话”存在薄弱环节,那么这个环节无疑就是印度;在“四方安全对话”的四个成员国中,印度似乎是对“四方安全对话”的潜力最不感兴趣,也最担心其引发中国反弹的一员;为什么印度仍旧被认为是薄弱环节?它与其他国家的分歧在哪里?印度对四方会谈的态度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尽管“四方安全对话”的其他各方必须承认印度的独特立场和敏感性,但激起印度对这一提议的热情,可能并不取决于民主国家的保证,更多的是取决于中国的发展。

观点摘要:

1.人们都说,链条的强度是由它最薄弱的一环来决定的。这句话对于“四方安全对话”来说的确如此。2018年11月,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举行了一年中的第三次安全对话。该组织沉寂十年后,于2017年11月恢复运作,自此以来,国际观察人士对其意图和目标提出了诸多疑问。然而,有一点人们似乎很清楚:如果该组织存在薄弱环节,那么这个环节无疑就是印度。

2.在“四方安全对话”的四个成员国中,印度似乎确实是“局外人”,而且似乎是对“四方安全对话”的潜力最不感兴趣,也最担心引发中国反弹的一员。2007年5月,“四方安全对话”首次成立时,人们普遍认为印度是薄弱环节。当时,印度政府仍处于从不结盟传统转向与美国和日本建立更牢固战略伙伴关系的早期阶段。2008年初,出于对中国的敏感考虑,澳大利亚退出了“四方安全对话”。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担心会疏远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如此),印度也没有参与“四方安全对话”。

3.在随后的几年里,印度拒绝了日本和美国重启“四方安全对话”的呼吁,但最终在2017年年中做出让步。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中印关系经历了特别有争议的几年。在诸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拒绝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uclear Suppliers Group)等问题上,中印关系充满了重大分歧。

4.如今,“四方安全对话”已然重启,但为什么印度仍旧被认为是薄弱环节?它与其他国家的分歧在哪里?第一,印度的沉默是显而易见的,印度希望将“四方安全对话”的级别降至中等水平。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都表示有兴趣将对话提升至部长或内阁秘书级别,而印度则明确表示,更愿意将对话保持在联合或助理秘书级别。第二,印度拒绝将马拉巴尔海军演习升级为四边演习。美印之间的海军演习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7年,马拉巴尔成为“四方安全对话”的代名词。在“四方安全对话”于2008年破裂后,这一机制再次被降级为双边倡议。相比之下,自2015年以来,澳大利亚为重启这一机制而进行的私人和公共游说活动较为积极,但每年都遭到印度政府拒绝。第三,在这四个国家中,印度希望以最包容、最不容易发生摩擦的方式来构建“四方安全对话”。印度这一态度也强调了将“四方安全对话”从“自由与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中分离出来的重要性。一些人认为“四方安全对话”是在“秀肌肉”,展示实力,有朝一日可能还是会被要求捍卫“自由与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秩序,但印度一直强调将两者分开的重要性。

5.印度对“四方安全对话”的态度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印度认为,它更有理由对中国的倡议持谨慎态度。长期以来,印度政府都对疏远中国的行为保持谨慎;对加入可能被视为反华或类似于平衡或者遏制联盟的多边行动持谨慎态度。然而,印度也是“四方安全对话”中第一个对中国庞大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重大关切的成员国。去年,澳大利亚、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开始表达同样的担忧,转而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敌视态度。

6.尽管“四方安全对话”的其他各方必须承认印度的独特立场和敏感性,但激起印度对这一提议的热情,可能并不取决于民主国家的保证,更多的是取决于中国的发展。如果印度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威胁增加,“四方安全对话”的吸引力就会增强。否则,印度升级“四方安全对话”的热情将继续受到抑制。无论如何,“四方安全对话”可能还有一线希望。鉴于国际社会的关注集中在“四方安全对话”及其缓慢进展方面,印度与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在双边和三边层面几乎每个月都在不间断地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