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数字化”标签覆盖诸多行业

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大多数企业都将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与数字化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将变革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和服务过程,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更容易抢占发展先机。

1.2.1 工业:发展智能制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Blizzard(布利扎德)是奥地利著名的滑雪板生产企业,成立至今已经有70多年历史,在滑雪爱好者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近些年,Blizzard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发展速度放缓。

首先,滑雪板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某些滑雪板需要16周的生产时间;其次,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Blizzard研发的近千种滑雪板不可能全部进行大规模生产,但在进行市场调研后再付诸实践就无法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Blizzard对自身的生产流程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在经过全面改造后,Blizzard的管理系统与生产系统相互连接,管理人员可以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实时了解产品的生产状态。管理人员在进行生产决策时,不仅可以实时调取产品的销售信息和库存情况,还可以实时获取市场调研报告,并根据调研报告及时对生产决策进行调整。这种智能生产模式大幅提升了Blizzard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巩固了Blizzard的行业地位。

与精准、高效的智能化生产相比,需要人工操作的流水线生产很难满足如今的市场需求。智能化生产可以通过代码将生产的规则映射给机器,有效避免出现工人因长时间进行机械操作而产生误差的情况。同时,智能化生产也更便于管理。在过去的生产模式中,工人会参与每个生产环节,管理人员不得不多方面考虑工人的因素。智能化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人的参与度,大幅提升了制造企业的管理效率。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智能化生产还能显著降低制造企业的运营成本。在生产过程中,智能化生产采用最优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从而降低原料采购成本。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大幅减少生产所需的工人数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当前,各项技术之间不存在壁垒,技术融合的过程也是相互促进的过程,智能化生产为技术提供了融合和提升的平台,也让更多技术从实验室中“走”了出来。自动化、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是智能化生产的核心引擎,智能化生产的更新换代也将促使这些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许多制造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化改造。“机械臂出现在这座工厂中,显示出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商面临日益增大的自动化压力。”这是《华尔街日报》对重庆某家电子制造企业的描述。在配置了数条机械臂后,这家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走在了国内电子信息制造行业的前沿。

发展至今,“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迈世腾科技是我国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三星集团一级供应商资质与授权同步研发商资质的企业,是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2020年下半年,为了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迈世腾科技投入了2500万元进行生产设备的研发与制造。随着这些生产设备投入使用,迈世腾科技的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在改造完成后,迈世腾科技的生产线形成全自动的生产闭环。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拓展了迈世腾科技的产品市场。截至2023年1月25日,迈世腾科技的订单金额已达2.7亿元。

智能化生产模式更好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推动了整个制造行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1.2.2 互联网:夯实技术基础,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在数禾科技成立5周年时,CEO徐志刚在周年庆典上表示,未来5年,数禾科技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来实现企业的自我革命,实现经营效率的再提升。徐志刚还表示:“深化数字化转型并不是要重新造‘轮子’,而是要以开放的观念、视野,站在行业高度,探索自身差异化发展路径,以领先的技术和系统,实现企业整体运营效能的提升。”

从十几人的团队发展为近千人的大企业,数禾科技仅用了5年时间。在发展的过程中,数禾科技不断夯实自身的技术基础,与30余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截至2023年6月,旗下“还呗”App累计激活用户有1.3亿。

从0到1,再到行业领先,数禾科技将多年积累的运营经验与技术基础按照“MOB”模式进行了梳理。其中,“M”指Managerial System(管理系统),它帮助数禾科技实现了绩效评价、资源配置等财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O”指Operation System(运行系统),它帮助数禾科技提高了资金方与用户之间的匹配通过率;“B”指Business System(商业系统),它帮助数禾科技优化了资信、维度表等标签的计算方法。

数禾科技已完成的单独模块的数字化赋能是1.0版本,而深度数字化转型的2.0版本,至少拥有两层内涵:一是要横向增强,即提升并强化技术应用;二是要纵向打通,即全系统数字化统一、智能化运营。

MOB模式帮助数禾科技的合作伙伴提升了工作质量,使其获得更高的合作回报率,更好地满足了经济市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企业纷纷夯实自身的技术基础。MOB模式有效地提升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数据使用效率,为企业的资源配置、产品设计、用户延伸等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1.2.3 零售:技术结合生活场景,优化用户体验

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众多行业的创新与变革,零售行业也不例外。在技术的影响下,零售行业发生了以下几种变化,如图1-4所示。

图1-4 零售行业的几种变化

(1)信息形式的变化。技术催生了短视频、直播等影像形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动摇了图像、图文、文字等传统传播方式的地位。这种变化使零售企业无法继续依靠原有的方式与用户沟通,它们必须与用户建立互动性更强的连接方式,为用户提供极致的消费体验。

(2)交易链的变化。如今,消费升级如火如荼,相较于产品质量和销量,用户更在乎企业可以给他们提供怎样的消费体验。这意味着,企业要打造数字化交易链(图1-5)。在数字化交易链中,从线上线下消费、线上线下支付,到物流配送,再到交易评价和私域沉淀,每个环节都蕴藏着创新机会。例如,在物流配送环节,企业可以采取就近提货、总仓发货、门店配送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图1-5 数字化交易链

(3)交易对象的变化。在过去,零售企业的交易对象主要是供应链中上游的品牌商和代理经销商。如今,用户逐渐成为商业竞争中必须争夺的宝贵资源。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消费体验,构建沉浸式的消费场景,成为零售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4)基础设施的变化。传统零售产品的流通速度较慢,通常需要经过“进货—销售—积存”3个步骤,行业整体的需求响应效率较低,成本较高。随着零售行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零售企业的业务流程也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而全流程数字化的实现需要以硬件设施为基础支撑,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在门店内添置大量数字化基础设施。

(5)消费主体的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的消费主体将智能手机作为数据输入、管理终端,利用智能手机传达自身的互动需求和消费需求。零售企业可以研发专属应用程序,采集用户的偏好数据,实现精准的营销推广,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以上种种变化改变了零售企业的经营环境,零售企业不得不将增强自身快速响应能力、优化销售决策、减少库存积压作为战略目标。这不只是门店针对用户需求采取的优化措施,在庞大的用户数据的支撑下,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零售企业势必可以占尽先机。

杰和科技将智能零售系统与基础硬件设施结合,为零售门店的智慧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成为国内智慧零售行业的领跑者。智能零售系统可以帮助门店将用户的往期消费行为绘制成产品需求视图,为门店进货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有效减轻门店的产品库存压力,显著提升门店的资金利用效率。

智能零售门店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还可以增强用户黏性,提升产品的复购率,为零售行业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