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昔日有水淹七军,今日孤便千阳焚城!

营帐中。

等张南、辅匡等将领离开,廖化走到刘禅近前,恭敬的一礼,神色担忧的劝道:

“殿下,攻城之事,容不得半点轻率,守城本就占据着地利,想攻下城池,绝非易事,万不能冲动啊。”

他依旧认为全力攻城欠妥。

刘禅微微一笑。

他看了廖化一眼,看出了廖化的担忧。

自己方才的话,有种不破夷道,誓不罢休的既视感,廖化认为自己冲动冒失了,不该这么冒进。

刘禅道:“主簿多心了。”

“孤的确不善军事,但也曾读过兵书,知晓一二用兵之法。”

“用兵,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孤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主簿之所以有此担心,只是不了解当下局势。”

“今时不同往日了,若是孤想,莫说区区两丈高的夷道城,就算是夷陵,乃至是整个南郡,孤都可以拿下。”

刘禅此刻意气风发。

他对这次的作战有着绝对信心,要是掌握了技术代差,还不能攻破一座城池,那实在是太废物了。

廖化作为昔日关羽麾下的主簿,的确见多识广,但廖化又如何能知晓,他在这一个月内,对军队做出的改变?

诚然,自己在排兵布阵、战场指挥上,没什么建树,也不敢随意插手,但作为经过信息大爆炸时代洗礼的人,他对军中物资的整合利用,在当代绝对是登峰造极。

那是上千年战争史的积淀。

他脑海中那些跨时代知识的存在,对当代本身就是降维打击。

不过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

很多新颖的东西刚问世,的确能取得不小的战果。

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效果也会逐渐减弱,因为有些东西是藏不住的,自己能用,对方也会。

依葫芦画瓢,谁还不会用?

汉军在投射了几次烧石后,孙桓就学到了,甚至还是现学现用。

而且孙桓占据着城池,有高度,发射出的烧石能飞的更远,杀伤性更大,那几日,汉军还因此被烧伤了数十人。

若非夷道已被围了数月,里面石材被消耗了大半,加上汉军投射的石块都成了碎石,没办法循环使用,不然汉军伤亡只会更大。

这还是孙桓没拼命。

若是孙桓拼命,直接拆房拆屋,吴军至少还能维持大半月的高强度还击。

双方如今在一阵试探后,又回到了过去的老样子。

一段时间就是汉军攻去了,吴军躲,或者吴军气不过,也开始用投石车攻击,或者是直接放箭。

亦或者直接中门投石车对轰。

互相你来我往。

很多时候是双方将领互相想办法。

汉军这边多采用心理战,选择不定时攻击,一会半夜,一会中午,一会清晨,随时击鼓,有的是真攻,有的是佯攻,还有时候干脆就站在城外叫骂。

孙桓也没少动心思。

还曾偷偷派兵出城,想摧毁汉军的投石车。

只是被伏击了一次,整支小队全军覆没后,就彻底当起了缩头乌龟,直接缩在城中一动不动了,任凭汉军如何叫阵,都坚守不出,也不再做任何尝试了。

刘禅曾亲临阵前。

亲眼看了几次攻城后,最终也不得不感慨,古代攻城是真难啊。

这时代攻城,要么围城,要么蓄水淹城,要么挖地道,早前还有火攻烧城门,以及离间、攻心,当然最常见的,还是先用投石车狂轰一波,然后用云梯肉搏攻城了。

但也正因为此。

这次的火攻效果也将空前。

为了以防万一,他还特意对火球做了改进。

在里面加了不少的艾草、松柏,就是要味大呛人,还有浓浓的黑烟,配上大中午,大太阳加上大火球,视觉心理冲击直接拉满。

这一轮猛烈攻击下去,城头上别想有人站着。

“殿下...”廖化有些急切。

他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殿下能这么自信。

当初关将军拥兵三万多,围攻襄樊,在取得水淹七军的震撼战果后,尚且未能实现破城,如今夷道附近只有士卒五六千,殿下是哪儿的信心能攻破夷道?

刘禅目光澄澈,并未去给解释。

他转过身,将手中长剑插入剑鞘,持剑而立道:“主簿,你当年随关将军作战,曾亲眼见过水淹七军,那今日便再随孤一同看看,汉军是如何火焚夷道的!”

“夷道城,孤势在必得!”

刘禅迈步出了营帐。

廖化目光变化,心中更加茫然了。

他能听得出,刘禅话语中的不容置疑,但他的认知,又一次次的告诉他,殿下手里的兵力,攻不下夷道城,就在这般纠结跟困惑中,他跟上了刘禅的脚步。

最终。

刘禅去到了一辆戎车上,

廖化立身护卫在四周,两人所处的位置地势较高,举目望去,能直接看到夷道城的情况。

烈日灼人。

汉军在城池外的动静越来越大。

大量的投石车,云梯,还有撞门的撞木,被一一抬到了距城门两百步左右的位置。

这番动作,一个月来,汉军每天都在重复。

有时别说吴军,就算是汉军士卒,都不清楚,今天究竟是佯攻还是真的进攻,亦或者只是用来消耗守军弓箭、石材。

城中零散射出一些箭支,还飞出了一些巨石。

攻击力度并不大。

毕竟这样的动作持续了一个月。

哪怕城中辎重充足,也经不起那么大规模损耗,吴军依旧跟往常一样象征性拦了一下,城中现在的防御重心是阻止汉军登城。

至于汉军投石压制,基本都选择了守势。

刘禅站定,登高远眺。

就在汉军摆好攻城架势的瞬间,鼓声大震,咚咚咚的鸣鼓声,瞬间响彻整座夷道城,也彻底唤醒了汉军的战意。

廖化目不转睛的望着前方。

只见一块又一块,包裹着厚厚石块的草垛,被汉军士卒抱进了投石车上,紧接着有人用火把将这草垛引燃。

在火光大起的瞬间,廖化见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难以忘怀,也最为震撼的画面。

百日横空!

一个又一个火球,拔地而起,瞬间铺满了整个天空,也填满了廖化整个眼球,冲天火球,在烈日的灼烤下,显得更加炽烈,即便隔了一两百丈远,他也感觉到了灼热。

此刻的天空不再是独日悬空。

而是数十日......

数百日。

与之伴随的还有一声声吼叫。

“放!”

“放!!”

“放!!!”

在看到百日横空的一刹,廖化恐惧的咽了咽唾沫,他终于知道殿下的底气来自哪里了,也知道为什么殿下这么自信了,他更清楚,这一轮火球下去,对这场战争意味着什么。

吴军完了。

夷道城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