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布置

黎明前的黑暗如浓墨般笼罩着西州兰溪县阳都县,郡衙前,士兵张锡与河江正低声交谈。张锡凑近河江,压低声音问道:“听说诸葛家的人方才来找你了,这深更半夜的,究竟出了什么事?”

河江神色紧张,低声回应:“听那领路的仆人说,诸葛家怕是摊上大麻烦了。”

“麻烦?什么麻烦?”张锡眉头一皱,追问道。

“说是诸葛家的一个仆人,在去青州的路上撞见了盗贼,而且那盗贼的数量竟超过了一万!”河江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眼中满是惊恐。

“一万盗贼?这可不是小事!诸葛家的人来找你,是想让县令出面解决?”张锡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是啊,可偏偏县令去盖阳县拜见巡抚了,根本不在县衙。”河江无奈地摇头,神情焦虑。

“县令不在又如何,县衙里总还有能拿主意的人吧?”张锡不甘心地追问。

“你还不知道吧,县尉已经辞官不干了。”张锡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辞官?这是怎么回事?”河江满脸疑惑,心中不安更甚。

“听说是诸葛家的长辈去世后不久,县尉就离开县衙回家去了,说不定是想带着家人逃命呢。”张锡低声猜测道。

“逃命?那咱们怎么办,要不要也……”河江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慌了神。

“能逃到哪儿去?大半夜的,贸然逃走,若是被县令或知县叫回去,必定会以逃兵之罪论处,那可是要砍头的!”张锡连忙劝阻,语气坚决。

河江听了,无奈地点点头:“也是,只能先看看情况了。”

就在两人低声议论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的沉寂。一群骑马的人举着火把,如疾风般朝郡衙飞奔而来。

天色依旧昏暗,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摇曳,映照出士兵们紧张的面孔。站岗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马蹄声惊得一颤,纷纷握紧手中的兵器,警惕地看向来人。当他们看到队伍中有几人像是诸葛家族的人时,才稍稍松了口气。

一行人抵达县衙门前,纷纷勒住马头。刘赟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地骑在马上,拔出腰间佩剑,高声喊道:“我乃晋国世子刘赟,县衙众人听令!”

正在守卫的士兵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此时,一名年轻人突然站出,自称是世子,这让士兵们更加疑惑,县衙内也无人出来应答。

刘赟见状,再次大声喊道:“如今,一万多盗匪正朝阳都县逼近,我身为晋国世子,又是汉室宗亲,断不能坐视阳都县的百姓惨遭屠戮。我将率领阳都县的士兵,剿灭这些盗匪!县令何在?速速出来听令!”

就在刘赟喊话之际,晋国士兵和诸葛家的人也已赶到县衙门前。晋国士兵身披皮甲,手持利刃,威风凛凛;诸葛家的人则高举火把,照亮四周。

看到这阵势,士兵们更加吃惊,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低声议论。这时,带领士兵站岗的将军走上前来,抱拳说道:“殿下,卑职乃阳都县小吏成圣,县令并不在县衙。”

刘赟听了,差点从马上摔下来,心中暗自吃惊:“成圣怎会在此?他竟是西州人?”但此时情况紧急,容不得他多想。

“县令不在,那县衙中由谁值守?县令究竟去了何处?”刘赟急切地问道。

成圣恭敬地回道:“回殿下,县衙今日有值班士兵守卫,县令已回府。”

“回府?他莫不是临阵脱逃了?”刘赟眉头紧皱,心中怒火中烧。

但很快,刘赟便冷静下来,心想:“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县令真的弃职而逃,反倒给了我机会。既然我在此地,这或许就是天意。”

于是,刘赟看着成圣和士兵们,用坚定的声音喊道:“我乃晋王刘崇的长子,晋国世子刘赟。此次途经西州前往青州,本是为了探查民情,却得知有土匪来袭,妄图进犯阳都县。南溪虽非晋国之地,但我身为皇亲国戚,又是天子臣民,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无辜百姓惨遭土匪劫掠。县衙的士兵们,若你们畏惧土匪,大可现在回家;但若是不愿看到百姓的房屋被烧,妇女被辱,无辜之人惨遭屠戮,就打开郡门,高举旗帜,与我们一同剿灭土匪,保卫阳都县和这里的百姓!”

刘赟话音刚落,晋国士兵和诸葛家的人便齐声高呼:“我们一起保护阳都!”“保护百姓!”“严惩盗贼!”

在这激昂的呼声中,阳都县的士兵们也纷纷被感染,举起长矛,大喊着要保护百姓。成圣更是向刘赟鞠躬行礼,说道:“卑职愿随世子殿下一同抗敌,请殿下下令!”

无需成圣下令,执勤的士兵们便急忙打开了郡衙的大门。刘赟带着陈到、许褚、文直以及晋国的士兵们,大步走进了郡衙。

控制县衙后,刘赟立刻命令成圣打开军械库,为诸葛家那些尚未配备武器的年轻人分发兵器,并将阳都县的士兵召集到县衙。

当成圣指挥士兵打开武器库,诸葛家的年轻人领取武器之时,刘赟向陈到和诸葛玄下达了命令:“陈将军,你即刻率领晋国士兵前往埋伏地点。天色尚黑,务必在天亮前赶到,不可延误!”

“末将领命!”陈到抱拳领命,转身而去。

“诸葛先生,请你从县衙派出向导带路。待村民和年轻壮丁一到县衙,立刻为他们配备武器。”刘赟又对诸葛玄说道。

“谨遵世子吩咐。”诸葛玄拱手应道。

在刘赟掌控县衙,为士兵们配备武器的同时,诸葛玄与杨阜通过诸葛家的士兵,分别向徐州刺史、琅邪相、阳都县令送信,通报了这里的紧急情况,并请求支援。此外,还派人给张飞送信,告知其详情,望他能速速赶来相助。

诸葛家的男人们和村民们陆续赶到诸葛家府邸后,便被引领至县衙,接受刘赟的检阅。府邸内,所有的炉灶都煮着米饭和热汤,为众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占领县衙约莫一个时辰后,阳都县的军队已在县衙门前集结完毕。刘赟携许褚、文直步出县衙,巡视士兵状况。眼见兵员稀落,刘赟不禁眉头紧锁,轻叹道:“这人数,怎么看也不足一千啊。”

成圣见状,面露愧色,小心翼翼地禀报:“殿下,士兵中早已传出土匪将至的消息,许多人担忧家人安危,便归家照料,故而今士兵仅剩八百。”

刘赟心知肚明,逃兵何止士卒。眼前集结的士兵,多为普通士卒,将领却寥寥无几,显然多数将领也已临阵脱逃。

“这世道,许多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多靠贿赂谋得官职。他们上任后,只图收回买官之资,又有几人愿冒生命危险与盗贼搏斗?”刘赟心中感慨,暗自发誓,“若此次我能取胜,定要一统天下,铲除这些无能且不负责任的官员和将领,肃清腐败!”

尽管士兵数量不及预期,且年龄参差不齐,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令人忧心。但作为即将投入战斗的士兵,他们至少未露丝毫畏惧,个个身披铠甲,紧握兵器,眼神坚定。

当刘赟看到队伍中竟有一百名骑兵时,心中稍感宽慰。更令他欣喜的是,骑兵身后还牵着十匹战马,由一些扈从模样的人看管着。

“还有战马?”刘赟问道。

成圣点头,回道:“回殿下,尚余约十匹马。士兵们多不善骑术,卑职已将马牵来,听候殿下吩咐。”

“做得好。我军中不少士兵擅长骑马,这些战马正好派上用场。”刘赟满意地说道。

“殿下但用无妨。”成圣恭敬地回答。

刘赟又看向成圣,问道:“你可有信心指挥阳都县的士兵?你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吗?”

成圣先是一愣,随后坚定地点头,回道:“请殿下放心,卑职定当竭尽全力!”

“好!我将军事指挥权交予你,并任命你为阳都县的代理长官。一切后果,由我承担。”刘赟郑重地说道。

成圣满脸感动,再次行礼:“谢世子殿下信任!”

“时候不早了,太阳即将升起,我们须在此之前商讨好作战方略。”刘赟说着,转身走进县衙。

原来,在来县衙之前,刘赟已与诸葛玄仔细商讨过对付黄巾贼寇的方略。诸葛玄熟知当地地形,不仅理解了刘赟心中的战略,还根据地形提出了一些建议,刘赟欣然接受,并对战略进行了修改。

离开诸葛家府邸前,刘赟向陈到和杨阜详细解释了作战计划。此时,他又向诸葛玄、许褚、文直和成圣等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制定的计划:“诸位,兰溪郡守和西州郡守的援军难以准时抵达。他们收到信函,确认情况并派兵,再行军至阳都县,需要不少时间。我们制定战略时,虽假设颜良、文丑和张飞的援军能准时赶到,但即便他们未能按时到达,只要我们严格按照战略行事,我相信也不会出太大问题。”

许褚听了,忍不住问道:“殿下,末将有一事不明。以末将之见,关上城门,据城坚守,远比出城与土匪战斗要容易。可殿下为何不选择围城,却要在城外歼灭土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