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奇特、控纵自如的想象力
原载《散文赏析》,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逍遥游》赏析
庄子的散文,在“百家争鸣”“处士横议”的先秦时代,是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形象说理而闪耀异彩的。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首篇,从思想上和艺术上讲,都堪称庄子散文的代表作。本篇主要表明“无所恃”的适己任性、逍遥自在的思想,并且通过气象万千、波澜纵横的形象画面,予读者以具体生动的感染启发。它最突出的特色,就在于想象力非常丰富,调动了许多夸张奇特的事物,创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逍遥游”的思想境界。里面首先描写了几千里之大的“鲲鹏”,怎样惊天动地、乘风破浪地遨游;中间刻画出渺小卑微的“蜩与鸴鸠”以及“斥 ”等,如何匍匐于地面和蒿莱之间而自鸣得意。围绕着这一中心构图,还以“野马”的比拟、“尘埃”的升腾,展示浩茫无际的自然背景;列举水浅、风厚的事理,说明沉浮升降的规律。另外,为了加深印象,令人感服,又进一步旁通类比,联系到“朝菌”“蟪蛄”生存的短暂、“冥灵”“大椿”成活的恒久,以至传说中八百岁的“彭祖”和“众人”有限寿命的悬殊……所有这些大小形象的对比、变化多端的假托设喻,都极尽夸张奇特之能事,令人在视野开阔、神思飞跃中深入领会一个基本道理:从自然到社会,都是无分大小、不论高低、超越寿夭生死,总之要消灭一切空间、时间和物我之间的限制,才算绝对的自由,才算把握住“逍遥游”的真谛。
更应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许多奇物异事,并不是零散罗列、机械地为概念作图解,而是凭其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各种事物形象以不同的鲜明神态,组成情景事理的交错呼应关系,使篇章结构发挥出开合起落、控纵自如的推论气势。本篇开头,对于鲲鹏的变幻与活动,先作了大笔淋漓的巨幅描绘;接着引用《齐谐》有关鲲鹏的传说,增强了笼罩全篇的雄奇豪迈的声色。再写下去,更放开思路,随意发挥,有的借物理作为旁证,有的用形象尖锐对比,有的举事例边叙边议,力求从多种角度,深广有力地阐发“逍遥游”的主张。在经过广泛联系比附之后,作者又摘引“汤问”一段有关鲲鹏与斥的叙写,看来似与开头重复,实则造成主体形象的完整性与复沓递进的运动感,加强了论证的逻辑力量。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逍遥游》的控纵自如的规律及其所产生的议论风生的效果。正如前人林云铭《庄子引》所评论的那样:“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非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濛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
综观这篇《逍遥游》,就其哲学思想来说,乃从事物的相对性中,希求破除一切界限,达到绝对自由的地步,这不过是庄子头脑中的一种幻想,属于虚无主义的主观唯心论,是应当予以批判的。但就其散文艺术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而论,却是一枝奇花异卉。它的丰富多彩的想象,夸张奇特的构思,浑灏奇丽的风格,对后世辞赋和散文的创作,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8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