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照护与康复指导手册
- 周颖 刘新颖主编
- 1335字
- 2025-03-14 16:35:48
第七节 外耳道胆脂瘤
外耳道胆脂瘤(cholestearona of external acoustie meatus)是阻塞于外耳道骨部含有胆固醇结晶的脱落上皮团块,又称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其组织学结构同中耳胆脂瘤,但常混有耵聍碎屑,又有学者应用“原发性外耳道胆脂瘤”这名称,以与继发于中耳的胆脂瘤相区别。继发性胆脂瘤常继发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多发生于成年人,男女发病率相当。可侵犯双耳,但以单侧多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有关学说:
1.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长期刺激,如耵聍栓塞、炎症、异物、真菌感染等。
2.呼吸道黏膜及外耳道皮肤先天性脱落学说。
3.外耳道局限性骨膜炎及猩红热病因说等,但支持者甚少。
二、临床表现
无继发感染的小胆脂瘤可无明显症状,较大的胆脂瘤可出现耳内闭塞感、耳鸣、听力下降(堵塞外耳道管径2/3以上时)。如继发感染可有耳痛、头痛,外耳道有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流出,具有臭味。
检查可见外耳道深部被白色或黄色胆脂瘤堵塞,其表面被多层鳞片状物质包裹。较大的胆脂瘤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质被破坏、吸收,巨大外耳道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破坏乳突骨质,并继发胆脂瘤型中耳炎,也可引起周围性面瘫。
三、治疗要点
1.未合并感染的胆脂瘤较易取出,清除方法同耵聍取出术,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合并感染时忌用),待其软化后再取出。
2.合并感染时,由于外耳道肿胀,触痛明显,胆脂瘤嵌顿于扩大的外耳道深部,取出较为困难。此时应注意控制感染,但单纯的控制感染很难奏效,只有将胆脂瘤全部或部分清除后,才能促使炎症完全吸收。
3.感染严重、取出十分困难者可在全麻及手术显微镜下清除胆脂瘤和肉芽组织,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外耳道胆脂瘤侵入乳突者,行乳突根治手术。
5.有文献报道,采用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其具有直视下操作简单、微创出血少、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四、常见的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感知紊乱
与胆脂瘤堵塞外耳道导致听力减退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治疗与防护的相关知识。
五、护理措施
1.未合并感染,使用滴耳液滴耳配合治疗者,应指导患者正确滴耳,如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日4~6次,每次3~4滴。
2.感染严重、取出十分困难、须全麻手术者,应按全麻手术做好准备(完善检查,术前至少禁食6小时),并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胆脂瘤侵入乳突行乳突根治术者,按中耳乳突根治术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有无面瘫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胆脂瘤取出后,应定期随访,及时清理耳道内脱落上皮防止复发。
5.外耳道病变如耵聍栓塞、炎症、异物、真菌感染等,应及时治疗,避免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刺激。
六、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1.术后10~14天门诊复查,拆除耳内纱条,术后1个月复查听力,了解听力情况。
2.合理饮食,注意营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半流质饮食。
3.勿用力擤鼻,以免增加中耳压力,要采取正确的擤鼻方法,可将鼻腔内分泌物先吸到口腔内,再经口吐出,或堵住一侧鼻孔,轻擤另一侧。
4.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5.进行卫生宣教,尤其对患耳的卫生保健,出院后半年内禁止游泳,3个月内禁止乘坐飞机,1个月内禁止用患侧咀嚼坚硬食物,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6.定期复查,病情有变化时及时就诊。
7.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