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绩效管理:4-D系统项目实践与案例解析
- 林健 陈韵棋编著
- 2329字
- 2025-03-28 12:39:42
序言二 永远在勤而行之的道路上
在一个管理类线下沙龙的互动环节中,我挑选了一张绿色的隐喻卡牌。卡牌背面的问题是“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为什么?”,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浮现的是2014年我和4-D系统一见钟情的情景。
从1995年到2014年,我先是担任了10年的IT项目经理,后晋升为项目总监(部门副总经理)。这一过程中,我几乎每年都要主持多个千万级别的IT项目,面对各种流程、规则、计划和细节,以橙色天性为主导天性的我眼中常常只有事、忽略人。加上是IT项目中的“甲方”,慢慢地,我越来越不在意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样的职业习惯,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日常人际交往。
2012年,我接触教练技术,开启了自我觉察之旅。2014年11月,在参加CPCP国际教练认证课程期间,我初次接触到4-D系统。惊鸿一瞥后,我决定参加对4-D系统的学习。一方面,我希望通过学习和践行4-D系统,让自己和同事们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升一个档次,另一方面,我希望提高自己的人际敏感度、改善人际关系。
回想起来,我面对4-D系统,从初识到结缘,从学习到实践,从应用到推广,每一段经历都非常特别。在企业内外做了一个又一个4-D系统的落地实战项目后,我开始在不同场合进行关于4-D系统的实践交流,并收到了许多积极的反馈、鼓励和期望。
很多人希望我从资深IT项目管理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把实践案例整理出来,分享出去。其中,带给我最多鼓励和支持的是林健老师。我们一起做实践项目,一起做公益培训,一起组织学习社群,一起沉淀最佳实践经验……2019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4-D国际峰会上,林老师代表我们分享了“2+1模式,助力千万元级IT项目突破拐点”的4-D系统最佳实践经验,获得了查理博士和与会同行的高度认可。
随后,为了让4-D系统造福更多人,帮助大家修身、齐家、有效改善社会关系,查理博士开始策划出版新书,拟汇集各个国家推广4-D系统的最佳实践项目。这次,林健老师邀请我和张坤阳老师参与中国4-D系统最佳实践案例的编制,点燃了我们一起出书的梦想。
在这里,我把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写下来,帮助大家解除“如何学习4-D系统、如何实践4-D系统、如何推广4-D系统”的困惑。
1 学习4-D系统
2014年11月,我初识4-D系统。2015年春天,获悉4-D系统的创始人查理·佩勒林博士将在第二季度来中国讲授4-D系统并进行4-D导师/教练的培训与认证,其中有一期安排在杭州,我立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报名参加培训与认证。
2015年5月14日,我见到了查理博士。我全面地认识了完善的4-D系统,领悟了大道至简的4-D系统,深信这是科学家、工程师、项目团队完成使命必备的软技能。
感受到欣赏和感激、感受到归属感是人的两大最基本需求,先人后事、先人后己、避免戏剧化状态等理念,对于眼中只有“事”的工程师、项目管理者——我来说,绝对是振聋发聩的,而指导大家关注共同利益的金句:“什么既是对方想要的,又是我愿意TA拥有的?”让我印象极其深刻,成为我在工作协作中的新指南。
2 实践4-D系统
认证结束,我回到IT部门副总经理的岗位上,立即开启了实践之旅。
训后第3天晚上,我参加了一个IT项目汇报会。这个项目是我刚刚接手的一个投资超3000万元、已实施10个月的IT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第二章中“项目管理中的决策分析与优化”案例中的R项目)。当时,R项目的工期已一延再延,项目主计划延期率超过50%。
在汇报会现场,根据4-D系统8个行为习惯中的第2个行为习惯,即关注共同利益,我提出了一个挑战性问题:“什么既是试点单位想要的,又是我们愿意让它们拥有的呢?”我们深入地讨论了这个问题,所面对的进度失控、士气低落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随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组织项目管理团队的双周4-D工作坊、项目组成员的全员4-D系统基础知识培训,并在项目周例会上植入8个行为习惯、应用CSW(背景转变工作表)解决重大挑战、为项目管理团队成员提供一对一教练服务等,仅用了半年时间,R项目团队的TDA测评得分从低绩效、高风险的底端五分位,提升到高绩效、低风险的“高于平均”五分位。
随着4-D系统持续落地实践,R项目于2016年1月完成试点上线,实现逆袭!
3 推广4-D系统
由于身体原因,2017年,我离开了耕耘20多年的IT战线,接手了企业大学的运营管理工作。因缘际会,我和林健老师在深圳华为大学重逢。在林健老师的安排下,我开始在DISC+社群的“4-D卓越团队领导力”国际包班课上分享“项目延期大逆袭——R项目4-D卓越团队建设”案例,与此同时,在林健老师和顾小蓉老师的帮助下,我投入大量的业余时间参加“让4-D系统造福美丽中国”公益活动,并领衔项目管理领域的实战推广和落地模式开发。
我把在R项目中打造4-D卓越团队的实践经验和有效做法梳理成了“项目管理4-D解决方案”。比如,进度管理方面,启动阶段,遵循100%投入的行为规范,聚焦首要目标,在需求基线方面达成共识;执行阶段,在项目例会上增加“鲜花与钻石”开场、“敲黑板点名”汇报、“白板记录”收尾等创新做法,植入1B及时表达真诚的欣赏与感激,3B适度包融,5B直面现实的乐观,6B 100%投入和8B厘清角色、责任与权力等8B行为规范,持续改善团队氛围,有效降低项目风险。又如,人员管理方面,在规划阶段,运用2B关注共同利益,化解多项目关键人员共用的问题;在执行阶段,应用CSW(背景转变工作表),主动应对项目中的人际冲突挑战。这些具体做法,都可以在第二章中“项目管理中的决策分析与优化”案例中的R项目里找到原型。
这些年,我和林健老师一起做4-D系统的推广与实践,不仅在头部公司内部的多个区县分公司内组织4-D卓越团队工作坊,还参与支持4-D系统的系列线上/线下训练营,参与不同类型的企业打造4-D卓越团队的实训项目,帮助它们进入高绩效、低风险的运营状态。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实践出真知,4-D全能不是梦,我永远在勤而行之的道路上。
周善余
4-D系统高级执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