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对未来的美好规划
- 重回91渔村:开局觉醒潮汐海灵
- 不会踩刹车
- 2280字
- 2025-03-29 20:12:03
陈海生把三只螃蟹洗了干净,放进笼屉里,加了两片姜,没放其他的。
海边生活的人,最喜欢的,就是海货自身的鲜味。放多了调料,反倒不美。
不一会,螃蟹的香味弥漫出来,又将阿婆蒸好的蛏子放进去热着。
这边陈海生起锅,将青辣椒段干烧,去生味,起皮后倒入一旁。
又将切好的肥猪肉放进锅里,煎出猪油,放入切好的蒜末呛出香味,再放入瘦肉煎炒,最后放入辣椒段,大火猛烧。
“可惜没有豆豉,也没有豆瓣酱。”陈海生眼中流露出一丝遗憾。
放了薄盐,起锅装盘。辣椒的鲜香直钻鼻腔,猪肉厚重浓郁的香气作为底味,和辣椒形成一种独特而浓郁的香气。
陈海生将蒸好的螃蟹和蛏子取出,把蛏子的水控干,又烧热锅底剩余的肥油,切了点蒜和葱花,放在蛏子上,用热油一淋,蒜香和肉香浓郁扑鼻。
一顿简单的渔家饭就做好了。
“海生什么时候这么会做饭了?”林阿婆又惊讶又欣慰的看着香气扑鼻的饭菜。
“嘿嘿,之前跟别人学过几手,也不常做。”陈海生挠了挠后脑勺,总不能说自己上辈子经常自己一人做饭吧。
“真不错,你爹妈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能干...”林阿婆说着,又觉得不该提起这伤心事,没说下去。
“害,他们在下边没准比我们幸福多了呢。”陈海生垂眸搅动着碗里的汤勺。
“福旺这孩子也是,自小就没了爹妈,我一把手拉扯大。”林阿婆顿了一下,“要是哪天我走了,真是放心不下啊。”
“阿婆,你不会走的。”阿旺端着米饭,拿着筷子从厨房出来。
“哎,不说这些,人老了就是爱念叨,快吃吧。”
陈海生接过米饭,大口扒拉,今天是真饿了。
从早上4点多起来,到下午去县城,就没歇着,还好自己是大小伙子,能顶的住。
林阿婆看着陈海生和陈福旺两个人大口吃饭,满眼欢喜。
吃了半饱,陈海生才放慢节奏。
“阿旺,去拿两个杯子来。”
“哎。”阿旺答应一声,转身拿了2个玻璃杯过来。
陈海生给两个杯子都倒了半杯酒,一杯推给阿旺。
在海边讨生活的,一般都会喝点酒,一方面是驱寒保暖。常年泡在水里,湿寒气不可避免的会往身体里钻,喝点酒就能快速让身体热活起来。
尤其是打渔回来,男人们势必要喝些酒,放松精神,这时候女人也不会阻拦,只要控制适量就好。
林阿婆也不阻拦,而是笑着看他们哥俩个。
陈海生先和阿旺碰了一个,让热辣的酒顺着喉咙流下,然后才说道:
“阿婆,我们今天早上去滩上抓了些蛏子和青蟹。下午我不是去了县里嘛,一共卖了87块5毛钱。”
“这么多?”林阿婆惊讶道。
要知道,自己给别人家补渔网,都是块八毛的挣,没想到俩人早上去滩上捡的蛏子和青蟹,就能卖这么多钱。
阿旺也露出惊讶,转而又满脸得意,嘴角不自由的上扬。
“是吧,阿婆,我就说,今天和海生哥抓了不少呢。”
“乖乖,这比人家出海还挣的多啊。”
确实,林阿婆说的有些道理,村子里有的人出趟近海回来,遇到运气不佳的时候,不仅捞不到鱼,还要搭上人工的费用和渔网的损耗。
要是每趟打渔都能挣到钱,那个个都得成万元户了。
所以林阿婆才惊讶于陈海生和阿旺两人在滩涂赶海,就能挣到这么多。
“这也是运气好。”陈海生谦虚的笑了笑,然后又严肃起来。
“不过,阿婆,挣了钱,就得立下规矩了,咱的帐得分清楚。”
他并不想在钱的方面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如果不分清楚,不仅要伤害感情,多年的兄弟都有可能做不成。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我想的是这样,每次赚的钱,除了购置装备、渔具,补充损耗之外,剩下的钱,我和阿旺六四分。”
按当地的规矩,一般渔获分配,如果出船的话,船股要先抽成30%,作为船的损耗钱,剩下70%中还要拿出20%,给发现鱼群的人,最后再剩下的,开了劳工工资之后,才是核心成员的按劳分配。
但陈海生并不想弄的这么复杂,除开物品损耗之外,自己拿六成,毕竟有系统在,自己也算是占了系统的便宜。
陈海生说完,林阿婆首先摆摆手。
“不行,太多了。阿旺跟着你能有口吃的,就是他的福气了,不能再要钱。”
阿旺也是直摇头:“哥,我对钱没有兴趣,只要能跟着你就行。”
“噗!”刚喝到嘴里的酒喷了出来,对钱没兴趣这话好像听谁说起过。
最后,在陈海生的据理力争下,林阿婆终于同意,阿旺这边拿一成。
这还是陈海生威胁不拿就再不一起干了的情况下。
虽然这样定下来,但陈海生还是想着,后边若是攒到钱,也再给阿旺留点,就当先放在自己这里作为机动。
毕竟,阿旺还得攒点钱,给林阿婆养老,毕竟年纪大了,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手里有点钱,也能应个急。
还得攒钱娶媳妇,也是一笔花钱的大头。
不像自己,子然一人,要多爽有多爽。
谈完这事,陈海生又聊起了自家那个船的事情。
“阿婆,既然这件事情说定了,那么我和阿旺就算搭伙干事了,像今天的无本生意肯定不会经常有。”
“后头挣了钱,我准备先把我家那艘渔船修整一下。”
“有了渔船,才能说是靠海吃饭。不能总在滩涂上混。”
林阿婆点点头,这些道理她懂,毕竟也是渔家长大的。有船和没船,对于渔家来说,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人家家里出趟船,就算是近海,遇上年景好的时候,能装满满一仓海鱼回来,比在滩涂上捡蛤蜊、竹蛏好太多了。
在这个年景,渔船就是渔家重要的生产工具。
“你们搭伙,你们说了算。”林阿婆很开通,并不参杂自己的意见,“海生你愿意把船弄起来,这是好事啊,我人虽然老了,但还是能帮你们编个抛网啥的,这个手艺还没丢。”
“那太好了。”陈海生也很开心,自己人编的抛网都要细致些,用起来心里也有数,能更得心应手些。
而阿旺则更是期待,虽然一直是海边长大,但长这么大还真没怎么去过海上,想想能跟海生哥一起去海上捞海货,眼睛都亮起来了。
“不过我家那个船,确实放太久了,估计修起来要花一段时间了。”陈海生沉吟着。
“不急,慢慢来,谁家一口也吃不成一个大胖子。”林阿婆笑着说道。
逐渐把后边的事情都计划妥当,一直喝到晚上10点多,陈海生才摇摇晃晃回家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