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成功背后无潇洒

在10月17日举行的河南省第十三届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上,我很荣幸地获得了一等奖,填补了宛城区中学英语学科省级赛课奖项的历史空白,并刷新了南阳市近年来英语省赛课的名次。

这是我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因为英语赛课要求全英语上课,对口语要求很高,而以我的口语水平,在高手如林的名校名师中,等于在千米赛跑起跑线上已落后了别人几百米。然而,我做到了,我相信80%的英语老师也能做到。

赛课的准备工作,应该是一年前就开始了。平时上课时,我就有意识地注重全英语教学,同时在网上观看、学习全国优质课教学视频,并下载51VOA软件,练习口语。

在比赛前半年,我遍访南阳英语界的前辈专家商讨应赛策略,既然口语不是优势,那就在别的方面寻求突破,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形式上尽量做得出彩一些。于是,我们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练,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推敲。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首先从上场前两分钟如何进门、表情、走姿、手势、开场语练起。记得暑假期间,光从进门到站到讲台说第一句话,我就练了一上午,练习,看录像,改进,再练习。就这样,上课过程中可能使用的每一句话都是用几个小时练出来的。

为了辅助课堂,我跟从邢燕老师学习简笔画。最后在赛课上用时两秒钟画的那幅画,正是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练习简笔画的结果。

为了使导课更加新颖,我决定用歌曲导入。我跟从段成炎老师学习声乐知识并强化训练,最后练到任何一段英文我都能在三分钟内编成英文歌并唱出来的程度。

为了让教学设计不落俗套,我和几位辅导老师一起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特点,并针对阅读和对话课型设计了一个大致的模板,加以规范整理,在赛前已将这些模式化语言倒背如流。

为了让板书设计更有新意,我从网上买了两套讲述思维导图的书,加以学习,并请教专家如何根据材料内容画思维导图,并反复练习。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基本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画法。在千篇一律的文字、方框板书中,一幅直观明了的思维导图格外夺人眼球。

为了熟悉各种语言材料,我将仁爱版、译林版、牛津版等十一种教材近千篇课文均按赛课要求实战演练了一遍,每天模拟备、讲课六遍以上是硬任务,如遇特殊情况耽误,第二天会加倍补上。最后,我达到了看到一篇文章就立马考虑导课、设计等自动化的痴狂状态,精神高度紧张集中,以至赛前几天整夜整夜地失眠,将所有可能出现的细节及突发情况考虑了一遍又一遍,准备了各种预案。

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日后打脸的巴掌。而所有努过的力,也会像撒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开花,枝繁叶茂。”

比赛那天,当我彬彬有礼地向评委颔首微笑,气宇轩昂地登上讲台,用操练了上千次的课堂问候语激情澎湃地开始赛课时;当我将抽到的英文材料现场编成歌曲导入时;当我套用训练了几个月的模式展示时;当我用幽默的语言和腔调两次逗笑了评委时——我知道,我赢了。

出场后,我感觉阳光无限明媚。听到有几个口语一流的选手抱怨自己发挥失常时,我心想,那不是因为他们心理素质差,只是因为他们训练不够而已。

成功背后无潇洒。我想说,只要足够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

(2017年11月,全省英语优质课大赛,成绩揭晓。回顾历程,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