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住营销:人货场的重构和升级
- 陈利文
- 3843字
- 2025-03-26 17:24:40
后疫情时代,非住的新质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重大疫情之后往往伴随着一次深远的变革,社会思潮、商业生态、经营模式、消费观念都会发生重大变化。
14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催生了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和工业文明,这些变革为当时处于黑暗中的欧洲带来了光芒,并最终改变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后,伴随着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企业的崛起,电商逐步与实体商业分庭抗礼。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目前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与病毒共生、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疫情时代”。当前来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新冠疫情已经成为历史转折点,并掀起了一场堪比“黑死病”的“千年之变”的序幕。从世界格局来看,新冠疫情深刻暴露出过去全球化范式的弊端。
新冠疫情触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也使人们认识到新经济是后工业时代的一道曙光。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独角兽、平台企业等新物种在跨界理念的指引下,正推动新经济加速“接管”工业经济。
在非住领域,以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和平演变,加紧重塑商业新观念、新格局与新模式,非住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正在飞速落地。
我们先来看几个商业方面的变化。
据统计,2022年全国大约有42家商业综合体宣布闭店,2023年全国又有21家百货商场停业闭店,其中包括伊势丹、苏宁环球购物中心、太平洋百货、银泰百货、新世界百货、永旺、百盛、解百、大洋百货、上海百联等知名品牌,有些老店矗立几十年,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有评论夸张地说:“商业综合体就像正在融化、崩塌的冰川。”
2023年初,在上海市南京西路营业16年的ZARA国内首店,正式宣布停止营业。2023年6月,北京市三里屯太古里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三层楼的H&M闭店。2018年,鼎盛时期的ZARA在中国内地开设了183家店铺,仅隔六年就减少了近90家,截至2024年1月31日,仅剩96家。2024年3月末至4月初,ZARA又关闭了位于惠州市、东莞市、上海市宝山区的三家店铺。有评论称:“商场一楼的前欧美顶流要凉,快时尚集体精神萎靡。”
2023年末,随着气温下降,餐饮行业又迎来一轮闭店潮,有的地方一整条街都贴着“旺铺转让”。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0月国内餐饮店累计吊销量达105.6万家,2022年同期为53.8万家。有意思的是,曾经风靡全国的农家乐,5年内倒闭了8万家,近几年似乎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有观点称:“餐饮行业现在是存量博弈,大店挤掉小店,连锁出清夫妻店。”
都说实体商业不好做,是真的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再来看另一面。
山姆会员店在中国持续火爆,截至2024年4月14日,在小红书搜索关键词“山姆”和“山姆会员店”,分别显示出199万多条和95万多条笔记,山姆成为年轻消费者关注的明星流量品牌。以山姆为代表,包括开市客、阿尔迪等在内的实体店虽然冠以会员店、仓储店的名称,但其本质是硬折扣,其所销售的商品以自有品牌(俗称“白牌”)为主,这些品牌没有广告预算,其采购以源头直采为主,流通过程没有经销商的参与。
硬折扣模式享有三大红利:在生产制造环节,商品去品牌溢价,这个是“白牌红利”;在流通环节,转运次数和参与主体减少,商品在产地装车后,整车直接进入零售企业仓库,中间不经过批发环节,这个是“整车红利”;在销售环节,预售带来库存周期大幅压缩,这个是“预售红利”。
有了三大红利的加持,山姆会员店的商品就拥有了极致的“品价比”,63元采购,69.9元销售,山姆会员店的整个系统只保留了10%的毛利率。它赚的不是商品毛利率,而是通过经营用户,赚取会员费及其他增值服务费。超市火成旅游景点的胖东来采用的也是这种模式。
但如果说山姆会员店的火爆是因为便宜,那就大错特错了,一年260元(普通卡)的会员费已经把很多低消费人群挡在了门外。最近有个新词——消费左移,横坐标是价格,纵坐标是品牌品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横坐标价格向左缩减,但品牌品质不变。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便宜,还有体面的消费降级。经济好的时候,人们去大饭店吃一顿牛排大餐可能得1 000元,但现在去山姆会员店购买上好的澳大利亚进口谷饲牛排,回家自己做,200元不到就能搞定。硬折扣模式因其三大红利,拥有极致的“品价比”,刚好接住了这波体面的消费降级潮。2024年,华为问界M9、理想L9、华为非凡大师智能手表大卖,都是因为抓住了这一机遇。
山姆会员店1996年就进入中国,但是直到2021年才爆火,整整等了25年,其中的关键原因是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进化,零售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到了这个节点瓜熟蒂落。
2016年,“新零售”首次被提出,其核心是O2O,即线上、线下一体化,强调线下商家都要学会线上宣传、引流,建立自己的公域、私域流量池。这个理念给零售行业开了“天眼”,奠定了后续商业经营的新法则。本书讲到的非住业态,无论是金街、社区商铺,还是公寓、写字楼,经营者都必须学会O2O新零售模式,不会在线上获客,将来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山姆会员店真正爆火从2021年开始,它谙熟打造爆品、线上出圈、二次传播,用“线上导流”赋能“线下购买”,例如芥末味夏威夷果、巨型泡面桶、烤鸡、彩虹薯片、瑞士卷、青柠汁等商品在小红书等社交软件上“二次传播”后迅速大热。
时至今日,O2O并不新鲜,线上获客也并非难事。以山姆会员店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以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和网络协同三大要素为核心,既涵盖O2O,又高于O2O,形成完美护城河。山姆会员店主销的SKU(最小存货单位)大约为5 000种,这5 000种商品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从沃尔玛体系内的5万个品种中筛选出来,又经过数十年的供应链优化才完成的。同时,这5 000种商品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顾客购买数据的变化,山姆会员店会进行相应调整。另外,供应链技术的不断变化,也会带来商品的变化。所以说,山姆会员店的5 000种商品是一个不断发展、动态领先的商品池,这是它的核心优势。
我们以山姆会员店为例讲解了硬折扣模式,业界有观点认为:“所有零售业态都值得用硬折扣模式重做一遍。”再回到本书的主题非住营销,我们同样可以用硬折扣模式把商铺、公寓的经营逻辑重新梳理一遍。
以商铺为例,业界素有“热区”和“冷区”的说法。所谓冷区,就是位于项目交通动线末端、人流难以到达的区域,比如商业街二楼以上、远离楼梯口的商铺。冷区铺位不好卖,卖出去了也不好租,但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位于冷区的商铺经营得有声有色。笔者曾拜访过一家位于上海市某万达广场金街三层冷区的烘焙店,2020—2022年,它的营业面积扩大了两倍,还投入70万元重新装修,生意很旺。一般来说,烘焙店只能吸引周围两三千米范围内的客群,但这家店的客户却遍布全上海,其经营秘诀就是“新经济模式”,用数字化方式对“人、货、场”商业三要素进行重构与升级。一方面,通过私域客户运维,强化客户黏性,实现老客户的多次裂变。目前该店运维着三个分别有500人的微信群,而且新客户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互联网可以让商品直达终端客户,订单基本都是线上预约。精细化订单管理和前置采购管理可以让该店做到零库存、食材新鲜不过夜。另一方面,通过后台大数据的精准分析,这家烘焙店在产品研发上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减少单品数量,从而提高销售频次,减少客户挑选时间。生意慢慢好了之后,该店扩大经营面积,选用了年轻人喜欢的ins装修风格,店铺温馨浪漫。同时该店设置了线下蛋糕DIY(自己动手做)和培训课程,在各大生活服务类平台上发布照片,进行大量传播,打造线上网红店、线下打卡点。
上述“新经济模式”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地段和门面的认知,让野百合也有了春天。另一个商业新大陆——公寓也是这样。后疫情时代,很多商铺关门,但以“空中商铺”为代表的新型公寓却火了起来,成了年轻人创业的新宠。这些商铺虽然面积小,但是极具个性,间间都是网红店。过去常讲“酒香也怕巷子深”,你能想象各类商业项目开在一栋40层的公寓楼内吗?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重庆市观音桥商圈的红鼎国际,一栋48层的高楼,竟然生龙活虎地开着猫咖、即时美容、私人影院、私房菜馆、茶室、买手店、手办潮玩店、密室逃脱店、桌游店、角色扮演店、汉服店、旗袍店、和服体验店、摄影棚等近300家不同业态的商铺,几乎囊括了现在年轻人的所有喜好。游客们不远千里赶来,只要一部手机就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家,有人竟在里面玩了6天5夜。在那里,排队两小时等电梯“逛楼”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重庆市红鼎国际公寓是一个十年前的项目,其中虽然有“新零售”模式,但基本是“野蛮”生长状态,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商业城中村”。该公寓楼缺乏基于大数据反馈的精准定位,也基本没有统一的运营管理和平台支撑,因此其产品与服务不可能获得硬折扣模式的三大红利,这与真正的新经济模式相差甚远。从这方面看,作为“空中商铺”的公寓业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意味着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下,“与辉同行”等直播带货账号之所以火爆,其经营逻辑就是硬折扣模式,用三大红利给用户带来极致“品价比”。如果一栋公寓楼作为一个统一的经营平台,将一座城市的直播“网红”集中在这里带货,线上赋能线下,将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和网络协同三要素做到位,那么这一定会成为非住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标杆。
这就是新经济给非住带来的认知升级和商业模式的改变。所有的难题都是视角问题,我们过去在商铺、公寓、写字楼和车位等非住业态营销中遇到的困境、痛点,其本质都是视角问题。今天,我们换一个视角看,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此,我们探讨非住营销,首先要“变”,转变思维,升级认知,用新商业模式、新质生产力来重新审视非住,重新界定和解构问题,从而找到解题之道。如果仍然抱残守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是没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