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乍暖还寒,预防感冒吃姜韭鸡蛋羹

冬春交替,晒太阳,吃一些辛温发散的食物

三月是冬春交替之际,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是最容易着凉感冒的时候。春季是温煦身体、抵抗寒冷的阳气始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身体的“小火苗”,扶助阳气,温中助阳。

养护阳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晒太阳。阳光明媚的时候带孩子出去跑跑玩玩,既锻炼了身体,也是最天然的养阳方式。

在饮食方面,为了顺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我们要远离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损伤脾阳,遏制阳气的升发。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辛温发散的食物,温补阳气,温暖脾胃中焦,这样也能更好地推动阳气的运行。

早春健脾和胃,要给孩子吃姜韭鸡蛋羹

我介绍一道适合早春温中助阳、健脾和胃的菜肴——姜韭鸡蛋羹。

韭菜、鸡蛋,不炒,也不用它们做馅料,大家来看看打破常规的姜韭鸡蛋羹怎么做。

姜韭鸡蛋羹

原料:鲜韭菜1把,生姜汁10毫升,鸡蛋4个,淀粉50克,八珍粉10克,盐适量。

做法:韭菜洗净,切成小段;鸡蛋打入碗中,搅拌成蛋液。在碗中倒入生姜汁,加入淀粉、八珍粉、一小勺盐,再加适量水,调成淀粉水。将淀粉水倒入蛋液中,搅拌均匀,增加蛋液黏稠度。模具中刷油,铺上韭菜碎,淋入蛋液(把蛋液过筛,口感会更细腻)。用蒸锅蒸,上汽后蒸20分钟,稍放凉,脱模切块即可食用。

生姜辛温,能够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韭菜被誉为“春季第一菜”。中医认为,韭菜辛温,能促进阳气升发,温暖我们的身体,驱散阴寒。它入肝、胃、肾经,《本草拾遗》记载其“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腑脏,令人能食,益阳,止泻白脓、腹冷痛,并煮食之”。青色入肝,所以韭菜也具有疏调肝气的作用。同时韭菜的辛香之气能醒脾,增进食欲,增强脾胃之气,达到健脾暖胃的效果。

《中国药膳学》中记载“鸡蛋性味甘、平;鸡子清甘、凉;鸡子黄甘、平;凤凰衣甘、平”。鸡蛋滋阴润燥,养心安神。蛋清清肺利咽,清热解毒;蛋黄滋阴养血,润燥息风,健脾和胃。鸡蛋煮熟后更好消化,还能温补脾胃。

常规的鸡蛋羹嫩滑软弹,如果孩子喜欢吃常规口感的鸡蛋羹,可以不用加淀粉和八珍粉1,八珍粉非常适合日常给孩子食用来培补脾胃。

这里加入淀粉是为了让鸡蛋羹成型,家长可以取出切块食用。这种形式比较新颖,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总体来说,这款姜韭鸡蛋羹偏辛温,阳虚、脾胃虚寒的孩子可以放心食用;正常体质的孩子食用一些也是顺应季节的特点,一般不会有问题;体内有热、阴虚火旺的孩子就不适合食用了,容易加重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