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洛阳凝碧池的千面铜镜将月光绞成银屑,史思明捧着安禄山的赤金面具,指尖抚过狼头纹饰的獠牙。镜殿的穹顶垂下三百条锁链,每条末端悬着枚长安西市的波斯银镜——镜面映出跪伏的降臣,每张脸都被扭曲成狐鼠之相。安禄山踏碎池畔的描红本残页,孩童稚嫩的“国破山河在“在他五色绦丝靴下化作齑粉,混着雷海青昨夜摔碎的琵琶骨片,在青砖上铺成条闪烁的银河。
“孤要这镜殿比骊山华清宫更亮!“
安禄山的吼声震得镜面涟漪般战栗。史思明躬身时,瞥见某面铜镜映出自己脖颈后的青狼刺青——那狼眼正渗出血珠,与潼关冰河里浮尸的瞳孔如出一辙。他突然想起杜甫在废墟寻得的描红本,那些歪斜的“在“字,此刻正在镜殿琉璃砖上投出诡异的镰刀影。
二
雷海青怀抱的曲颈琵琶突然迸出裂音,他的手指扫过冰蚕弦时,弦丝竟渗出《霓裳羽衣曲》的残调。安禄山金座旁的铜镜阵列突然转向,每面都映出不同面孔——有杨贵妃马嵬驿自缢时的泪容,有哥舒翰轮椅坠河的惨笑,最末那面映着阿史那刑场飘落的牡丹瓣,此刻正粘在雷海青的衣襟。
“给孤奏《秦王破阵乐》!“
安禄山的弯刀劈碎案上酒樽,葡萄酒在镜面蜿蜒如血。雷海青的琵琶声陡然转调,弦音化作《雨霖铃》的哀鸣。当第七根弦崩断时,他突然将琵琶砸向铜镜阵列——四散的碎片中,某片嵌着金箔的残镜掠过安禄山面颊,割开道深可见骨的血口。
三
五更的狼嚎穿透镜殿,安禄山捂住渗血的面颊。他的瞳孔在三百面碎镜中分裂成无数赤红的狼眼,每只眼里都映着不同画面:童年偷羊时突厥贵族的皮鞭、范阳起兵夜焚烧的《出师表》、此刻雷海青被陌刀钉在镜面的残躯......血珠顺着铜镜沟纹流淌,在琉璃地上拼出“丙寅大寒“的谶语。
“诛九族!给孤诛他九族!“
嘶吼声中,史思明发现雷海青的琵琶腹腔里藏着片素绢——正是杜甫在太学碑下抢救的《兵车行》残稿。当亲兵拖走乐户尸体时,绢帛突然自燃,灰烬里显影的竟是郭子仪灵武军帐中的星象毯,潼关破洞处插着半截金步摇。
四
子夜时分,安禄山独坐镜殿。他脸上的伤口突然爬出蛆虫,虫身泛着华清池硫磺的荧光。铜镜中的倒影开始扭曲:忽而是玄宗击羯鼓的欢宴,忽而是张巡蘸血写书的断指,最可怖的是某面碎镜里,未出世的胎儿正用脐带缠绕他的脖颈。他挥刀斩碎铜镜,却发现每块碎片都映出雷海青临终的微笑。
“报——!香积寺地道出现唐军!“
探马的急报与镜面共振。安禄山劈开传令兵的铁胄,发现其内衬缝着孩童描红的“在“字。血水喷溅在镜面时,三百个“在“字突然立起,化作陌刀阵将他团团围困。
五
破晓的晨光刺入镜殿时,安禄山脸上的伤口已溃烂见骨。史思明呈上从雷海青碎颅中取出的金箔——正是凝碧池底打捞的《出师表》残页,此刻被血污浸透显出密道图。当安禄山触碰金箔时,那些“亲贤臣“的字迹突然化作火蚁,顺着他的血脉游走。镜殿穹顶轰然坍塌,三千块碎镜如星雨坠落,每片都嵌着枚带泪的开元通宝,钱背的黍米刻痕正组成“亥时清渠“的密令。
当最后一块碎镜没入凝碧池时,长安废墟中的杜甫突然掷笔长叹。他刚写就的《春望》墨迹未干,“白头搔更短“的“短“字竟渗出硫磺味的血珠。而此刻的香积寺地宫,郭子仪正用雷海青的琵琶残片撬开石匣,匣内《出师表》金箔突然立起,将星象毯的潼关破洞补全如初——那修补用的金丝,正是阿史那赴刑时飘落的牡丹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