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巴门尼德论是与思

不少教科书喜欢让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约前540或前515—?)双峰对峙,一主动、一主静。赫拉克利特关心运动和变化,而巴门尼德否认运动,把目光聚焦在静止的“是(einai)”之上。然而,不容忽略的是,希腊语中的动词“einai”及其分词“to (e)on”作为哲学概念,已经出现在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中,只不过并没有成为系统反思的对象,而更多的是泛指事物独立于心灵的实在性,因此我们也只是简单地将其译为“存在”。而在巴门尼德有关这个概念的专门反思中,如此翻译只会遮蔽他思想的复杂性和原创性。有意思的是,两位早期哲学家的思想虽然有着深刻差异,但他们的经历和哲学写作方式颇有些微妙的相似。赫拉克利特在他的著作中暗示自己是自学成才,而他确实也很难被归入当时任何一个哲学派别。巴门尼德也是如此,他的师承关系同样神秘难测。有人说他是色诺芬的学生,有人说他的老师是阿那克西曼德或某位毕达哥拉斯派哲学家。唯一没有争议的是,和赫拉克利特一样,巴门尼德是一个极具原创性的思想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