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语言游戏(language-game)是维特根斯坦后期著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论理词,他的很多哲学讨论紧紧围绕这一概念而展开。基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基本方法,我们难以在其著作中为语言游戏这一概念找到一个合适且准确的定义。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大致上依照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将语言游戏划分为两类。一类指代日常生活中以目的性(且规则相对完备、封闭的)实践活动为自治单位的微观层面的语言游戏(比如点餐、下棋等);另一类大概指涉文化/宗教等宽泛的生活形式(forms of life)。

维特根斯坦在其《论确定性》(On Certainty)中对怀疑论及其周边问题进行了仔细梳理;在这一过程中,他提到了宏观层面的语言游戏之间的说理例子。在维特根斯坦所举的例子中,科学理论与原始部落的巫术信仰分属不同的语言游戏;而根据维特根斯坦研究者们的看法,持有不兼容原则的宗教也代表着不同的语言游戏。根据维特根斯坦一贯的哲学观点,科学与生活分属不同的领域。那么,维氏所列举的科学语言游戏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游戏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它们之间的说理如何可能?

同时,维特根斯坦还认为,不同语言游戏互相论理的尽头就是说服(persuasion)。换言之,语言游戏除了其自身的演化,还会受到外部刺激而发生变化;这多少可以缓解维氏到底是一个基础主义者还是多元论者这样的争论。通过对照《对弗雷泽金枝的评论》等文本,我们可以看出,多元或者一元这样的传统看法并不能完全概括维氏对语言游戏的复杂立场。本书认为,维特根斯坦模糊的格言式写作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对语言游戏的明确看法,但正是这种遮蔽同时让我们看到了比简单标签更为丰富的思想张力。